看到了good habit ,bad habit 的第三章了,前面3章基本是在铺垫一个习惯对人的生活影响有多大。不管是坏的习惯还是好的习惯,它都是可能造成我们大脑跳过意志管控区而开启autopilot(自动驾驶)模式。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习惯是不好的有害的,那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就越陷越深,变得无可救药,无力反抗。如果一个习惯是好的,哪怕你遭遇失败困境,它会像一双强有力的双手拖着我们前进,带着我们默默得克服这些困难。
最重要的点是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做同样的事情,大脑很快就会习惯这个模式,这个惯性带着你前行。
哪怕毫不起眼的小习惯,日积月累的下来就能造成很大影响。这和我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一个意思。
那我们为什么要反复要求自己去自律,我们总是需要提醒自己:我要努力起来去做点什么事情。这个需要努力去做这个事情的背后原因在于:我已经有了一个坏的习惯。
比如我自己,从来没有吃任何甜的食物习惯(饮料,蛋糕,饼干,糖果等)。从小家里就不给吃,所以也没有任何吃的习惯。
所以对喜欢吃甜食的人来说断糖,戒掉甜点饮料很艰难,而对我我易如反掌。因为我根本就没有”想吃甜食“这个欲望,何来克制这个欲望??我没有吃甜的食物这个习惯自然到就好像我们不习惯吃苦的东西一样。如果我被告知,需要减肥就需要我放弃吃苦的食物,那是不是要笑醒?
如果这个一个坏习惯根本就不存在过,那个根本就不需要去自律,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耗尽全身力量去改掉这个坏习惯。既然改一个习惯或者控制一个我不想要的欲望是这么反人性的事情,是不是一开始就不要培养出这个习惯更好?
所以自律的终极意义在于启动autopilot自动驾驶的功能,让你毫不费力的抵抗住外在环境的影响。习惯它让你直接跳过你微薄的意志力,直接启动防御手段。
我想这就能解释一个事情:为什么我们需要特别努力,拼死拼活完成的小目标,别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做到。一旦形成了好习惯,那些本来需要克服很大惰性去强迫自己自律的事情,比如持续学习和健身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坚持下去。我们也可以变成不废吹灰之力就实现了kpi,我们也可以用上这个词”看起来毫不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