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情绪,是未满足期待引发的

昨天在出门路上,听一个朋友分享的喜马拉雅听书——《让人泪流满面的镜子法则》,很受触动。他讲述的是一个来访者苦恼于孩子的问题 ,求助于咨询师。咨询师引导她一步步,从对孩子的感受,到对老公的感受,然后到对父亲的情绪。最后在处理了与父亲的关系后,家庭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最触动自己的是:你感谢你的父亲吗?感谢。你能原谅你的父亲吗?这句话我没有立即回答。回答这个问题,我需要先问自己,我恨我的父亲吗?

似乎我不恨他啊!他那么辛苦,为了这个家,付出了自己的一切。我怎么会恨他呢?记得以前交流时,老师说,我的自恨是有指向的,是指向父母的。这个愤怒,我体会不是很深刻。因为我习惯了自我说服,自我安慰。他们不容易。心疼他们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有不满呢。

但是我发现,我对老公是有不满的。我把对他的不满仔细想了下,发现都是对父亲的不满啊。真的很感慨。有时候,父母的养育之恩和他们无私的付出,让我们无法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于是我们把这种感受投射到了老公身上,进一步是孩子身上。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夫妻的平等吧。这种平等,让我们可以放下内疚,去真实面对自己的感受了。

想想我对父亲的期待,我期待他的怀抱,他的呵护;我期待他坚强,有力量;我期待他快乐轻松地生活。我期待他对我说:孩子,没什么,一切都是可以解决的。但是父亲很多时候没有满足我。我知道这是一个理想父亲的形象。然后我把这个期待转移到老公身上,可是我发现,他也满足不了我。

这两天在写成长报告,往事一幕幕。我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父亲,看到了他对我的爱。只是这种爱,很多时候不是我期待的方式。所以,我感受不到,甚至歪解了。我看到了自己对父亲的期待。看到了自己没有被满足的失望和愤怒。在心里,我对自己表达了这份愤怒。然后,我试着放下它。

想起上次回家,我期待一进家门,会是老公热情的怀抱,因为在路上,他还留言说非常想我。结果,进了家门,他一直在忙碌,没有我期待的拥抱。我突然觉得好失落。这种不好的情绪又被一些其他的事情渲染,然后我哭了。老公一脸茫然,你怎么啦?干嘛哭啊?我不回答,我说不出口啊。我期待你一个热情的怀抱。但是我不表达,他就手足无措。最后,我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期待,于是没有因此而冷战。

还想到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因为一些期待没有被满足,而产生了委屈的情绪。也许是打开家门,发现饭菜没有做好,或者期待的老公热情相迎没有得到。也许……那一刻的失望,伴随的是愤怒是恼火的情绪,再下面就是委屈。觉得自己没有被看到,被关注,被理解。

那么对于这些情绪,如何处理呢?我的感受是,表达出自己的需要。表达出来,期待被看到,很多时候,期待本身就安生了。如果期待被满足,那就更开心了。其实我们期待的事情背后,隐藏的都是内心的一些需要。看到自己真正的需要,就和自己和解了。心就通畅了。

别人不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所以,不要指望对方一定能以自己期待的方式满足自己,除非你表达出来,看对方是否有能力,是否愿意去满足你。这也是一个界限的问题。最好的方式是,在沟通交流中,看到爱;在爱的滋养下,实现共赢。

赶时间,有些仓促了。开始美好的一天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什么是多线程 多线程:顾名思义就是多条线程同时存在,在实际开发中是非常重要的。要了解多线程,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进程...
    墨自清阅读 3,696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