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希望你可以“输”得起,赢得漂亮!

前几天路过一个广场,看到一大群孩子在放风筝,一个女孩一边跺脚一边哭,我以为是别人抢了她的风筝,或是她的风筝断了,却听到旁边的妈妈说:“放的没他们高怎么了,我们去别的地方玩,那边的空地更大!”

小女孩哭着说:“不要,我就要飞得比他们高,我要得第一!”原来小女孩因为风筝放的没别人高,正跟妈妈哭闹呢。

其实孩子一开始是没有输赢的概念的,只是我们大人会有意无意地和孩子灌输:你真棒,又是第一名!这样的夸奖让孩子受到认同感到快乐,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做什么都要赢的心态,不愿意接受比不过别人的现实。

1

其实,孩子的好胜心强很正常。

尤其是在三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形成,都希望体验到“我能行”,不想让自己比别人差,一旦体验到了失败,就会生气、暴躁。

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在不断的提升,也就是所谓的“逆商”。

逆商,全称为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在智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

2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 ,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怯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讲到:其实我命挺不好的,第一年高考大专的录取分数线中英语是40分,但是我考了33分,第二年英语录取线提高到60分,而我考了55分,总是差那么几分。

这样很痛苦,但我还是坚持了去考第三年,因为我认为在农村呆下去一辈子就完蛋了,其次,我也看到了我都进步,第一年比第二年高了22分,这样算下去,再考一年就能考上大专了。

一直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到了第三年,英语考了95分,而我考进了北大。

他并没有因为两次失败而一蹶不振,相反,他还在失败中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并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继续努力,所以,他成功了。

孩子的成长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而孩子有没有逆商,能不能承受住打击,打击以后还能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是极其重要的。

3

马斯洛说:挫折未必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

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和绝望,每个孩子成长的路上都有阳光,也有暴风雨。

作为父母,我们既要让他学会汲取阳光,获取幸福,又能坦然面对和承受人生中的苦难和挫折,不要因为承受不住风雨的侵袭,而停止前进的步伐。

一、接纳孩子失败情绪,巧妙沟通

孩子自身能力有限,面对挫折的忍受度低,一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会表现得手足无措甚至会把责任归罪别人。

这时,父母的情绪疏导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应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让他描述当时的场景然后告诉他:"你想赢,别的小朋友和你一样,如果别的小朋友输了,不甘心,吵着说不算,或是阻止你赢,那你会不会生气,还和他玩吗?"

给孩子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让她发现自己错在哪里。父母运用将心比心的方法来处理孩子的问题,孩子就比较能反省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是在和同伴大大小小的冲突中慢慢累积经验,学习与人相处的社会能力的。更重要的是接纳孩子的各种小状况,小失败,这会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

二、利用榜样作用教育,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孩子以这些名人做榜样,不畏挫折。

要注意父母和老师的榜样作用,在孩子眼中,父母和老师非常高大,无所不能,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

三、多鼓励,改变孩子的受挫意识

孩子只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父母的鼓励和肯定既能使孩子的受挫意识得以改变,又能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总之,在孩子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父母要正确引导,使孩子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

只有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成长,才能登上顶端。

毕竟,只有输得起的人,才能赢得漂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