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小兵器:口咽通气道与口腔通气塞

导语:口咽通气道、口咽通气管、口腔通气塞、咬口、垫口,真是把我搅糊涂了?

口腔通气道

1、什么是口咽通气道?

口咽通气道,又称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式塑料或透明的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硬质性人工气道,呈扁管形,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腭相似。

上图是常用的1号、2号、3号口咽通气道。

下图为 九种不同型号的口咽通气管(40-120 mm)。

2、口咽通气道是干什么的?

临床上塑料制成的口对口急救口咽通气管较为使用,其在通气效果、方便吸痰、易于固定、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减少交叉感染等方面均优于其它类型。

适用于昏迷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呼吸道梗阻患者、口咽喉分泌物过多,便于吸引、癫痫发作或痉挛性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同时有气管插管时,防止气管插管被咬。


通俗地讲就是:

a. 把病人的舌头抬起。临床上应用于舌根后坠的病人。

b. 充当牙垫。

c. 辅助吸痰,这是我们临床上护士们用它的主要目的。

d. 为面罩通气提供便利,管理气道的得力助手。

3、口咽通气道怎么用?

首先护士应该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类型,再测量出病人门齿到下颌角的长度和宽度,选择合适的型号给病人使用。如果测量出是 90 mm,就选择长度是 90 mm 黄色头端的口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都有标注长度)。

1. 口咽通气管置入步骤:

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管

吸净口腔及咽部分泌物

放平床头,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使上呼吸道三轴线(口、咽、喉)尽量呈一直线。

2. 口咽通气管的置管方法可分为两种:

反向插入法:首先将口咽通气管反向插入口中(管尖端朝向上腭),当进入长度到达导管全长的二分之一时(顶端到达舌根部),再将导管反向旋转 180 度,使其底部绕过患者的舌体背面。

直接放入法(适用于儿童):用压舌板将舌头压住后直接放置,保护柔软的硬腭、软腭。

虽然反向插入法比直接放入法操作难度大,但在开放气道及改善通气方面更为可靠。对于意识不清者,操作者应用一手的拇指与食指将患者的上唇齿与下唇齿分开,或使用开口器,另一手将口咽通气管从后臼齿处置入,操作时注意动作轻柔,准确。

3、放入口咽通气道后的护理:

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用手掌放于通气管外侧,感觉一下病人呼气相是否有气流呼出,还应观察病人胸廓运动幅度和听诊双肺呼吸音,检查口腔,以防止舌或唇夹置于牙和口咽通气管之间。

判定是否需要固定,如果为了改善通气,需要给予固定;如果为了吸痰清理口咽部分泌物,短时间操作结束就取出,不予固定。置管成功后,传统的固定方法为,用胶布交叉固定于面颊两侧。改进后固定方法为,在口咽管翼缘两侧各打一个小孔,用绷带穿过这两个小孔,将绷带绕至患者颈后部固定,解决了胶布固定存在的缺点。

保持管道通畅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防止误吸,甚至窒息。吸痰前后吸入高浓度氧,打开负压装置,插入12-16号吸痰管刺激病人呛咳后旋转退出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控制在15s左右,达到清理呼吸道的目的。

放置口咽通气管后还要多观察和预防这些并发症:悬雍垂损伤、门齿断裂、咽部岀血、胃内容物返流、窒息、烦躁不安等。

4、口腔通气塞是什么?

口咽通气塞,又称咬口、垫口。下图是常见的几种口咽通气塞。

5、口腔通气塞是干什么的?怎么放?

常用于洗胃、胃镜检查时、留置胃管时,鼻腔不适宜插入胃管,须经口插入胃管时使用。两翼的带子有弹性,上好口腔通气塞,将带子固定在头部,没有带子的多用于胃镜检查,有带子的用于洗胃时经口置入胃管。

放置方法经口直接放入,病人不配合时使用开口器,操作者应用一手的拇指与食指将患者的上唇齿与下唇齿分开,或使用开口器,另一手将口咽通气塞置入口,操作时注意动作轻柔,准确。


如若有更多关于口咽通气管或口腔通气塞的知识,欢迎在留言区讨论分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雾化吸人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尽管工业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尤其是空气污染...
    钟研己阅读 7,346评论 0 4
  • 长期以来人类社会,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人类不可能存在和发展,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生存方式和基本能...
    纳百川11阅读 375评论 0 1
  • --转自thegradstudentway.com。
    电脑线圈阅读 44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