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报名写作课

这是我第一次报名参加写作有关的课程,报名的原因很简单,曾经有不止一个人说我写的东西很有意思,可我自己没觉得。

报名方式是从我喜欢的一个公众号里了解到的,当时不知道刘主编何许人也,只是信任这个公众号。

报名时看到学习完要做作业,两项都完成还可以返学费,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冲!

五天的课程没有感觉,就要结束了。就像天边的一朵云缓缓飘过屋顶,你才意识到,有些告别怕就是见最后一面。

有些遗憾但还是觉得再见面费用太高,怕自己没那么好命赚回来。

既然说遗憾了,那说明这五天的课听得真的是有意思的。

让我来回忆一下,看看有没有辜负认真做作业的自己。这几天我都学到了什么?还记得什么?

知道了原来一切皆有套路,写作也不例外,尤其是写拆书稿这类适合只要不是文盲就能写的文稿。而且,这些拆书稿能变现。

知道了按套路出牌,拆书稿三步骤:读懂,抓点,抒发。

学到了目前新媒体写作格式,每段开头顶格写,两段之间空一行,每段只有两三行。

拆书第一步,读懂书,但又不花太多时间,那你还得必备技能: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怎么读,一眼扫过,是垃圾的都倒掉,捡最大的碍眼的读。靠大脑的自动脑补功能,一本书就这样读完了。

拆书第二步,抓重点,一般三个。怎么抓?有目录可以参考参考,最好还是自己理解自己写。

拆书第三步,结合生活或自己理解,把有用的信息呈现出来。

其实五天的课下来,还是迷茫的,毕竟很多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写拆书稿也是一样,别人口中的容易都是别人用时间积累换来的容易,普通人怕是刚走第一步:读懂书,就难住了。

你说你十天半月读懂书和人家几分钟几十分钟就读懂书,能一样吗?

而这快速阅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但是,如果愿意花10000小时去练就,我想是可以的。

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与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一本类似“成功学”的书《异类》,其核心都是“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算下来,也就是每天3小时,坚持10年。减掉之前零零碎碎阅读写作的时间,也就是再来3年,大概这件事能干好了。

这么一算,心里清明了,估计21天后续课下来,也是臣妾做不到啊。

我能做的,从今天起,好好阅读,快速阅读吧。把读过的书都写一写,书评也好,拆书稿也好,别混写就行。

说起快速阅读,正如刘主编讲到的,很多人其实是心里不认同快速阅读的,认为囫囵吞枣,不噎住也是消化不良。

但我想起从前租书的时候,为了少交租金,一般超厚的一本书也就是一天租金搞定。

当时,读得太快是有些心慌的,怕自己错过几个亿,但事实证明,错过的就几个字而已。

现在都没有租书店了,买回来的书在书架上一放就和灰尘作伴了,真是印证那句话:书非借而不能读也。

书店倒是环境不错,还可以来杯咖啡,问题就是你不想喝的时候,人家也不让你读了。

有说到这写书评和拆书稿。我理解的这两项的不一样是这样的。

书评,就是小学作文《……读后感》,主要写自己感受。

拆书稿,就是一本书的内容摘要,主要写书里写的什么。

好了,我的课程上完,思路也就捋了这么多,现在还是动身体验10000小时吧,重温一下学生时代最喜爱的书《飘》,看看快速阅读今天能读多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