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部剧到现在为止已经播了48集,我也看了48集。听说此剧共有75集,也就是说还有25集没播,可是我已经不想看下去了。
吴聘活着的时候,我们感觉不到他的魅力,觉得他也就有与周莹谈谈情、说说爱的功力,甚至还有点嫌弃他能力不够,因为吴家那段时间的不顺都是他的“善心”所造成。
他的善良是好的,但是因为善良而给家庭带来灾难那就是愚蠢的善良了。
这是他活着的时候我对他的看法,可是他死后,我才发现原来此剧的最大看点也就是吴聘,也就是他与周莹那种相濡以沫的爱情了。
他死的那一集,我整整哭了一整天,谁知道,后来更加难过,只要一提起吴聘,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流。我甚至认为,吴聘的死让此剧达到了高潮,此后就一直疲软,处于有时间就看两眼,没时间就不看的地步,没什么能够抓住人心的剧情了。
/2/
更让我觉得可笑的是编剧竟然安排死板、被封建思想紧紧束缚的赵白石喜欢周莹,至此,除了杜明礼,几乎与周莹有过接触的男子都倾慕她,这真是比偶像剧还偶像剧,比生拉硬拽还牵强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吴聘、沈星移、图尔丹、赵白石、王世均都喜欢周莹,吴聘不用说了,周莹关键时刻“牺牲”自己“救”了吴聘的命,两个人误打误撞成为夫妻,互相倾慕也是应该。
而对沈星移来说,周莹本是他家的丫头,因为与别人不一样,且能给他带来不一样的快乐,所以对周莹一直未放弃也在情理之中。
有这样两个男人死死守护着周莹已是完美不过了,可是编剧还要安排图尔丹和赵白石喜欢周莹,这就有点儿故意为之的嫌疑了。
电视剧是戏剧,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是若过于夸大其偶然性就容易让人出戏。图尔丹是迪化的大财主,什么样的姑娘寻不到,非要带着一大箱黄金到泾阳去向周莹求婚。
我对此有太多疑问。首先,带着那么多黄金走那么远的路是否安全,图尔丹带了几个随从,但是也抵不过打劫截货的啊,他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啊,剧情太不真实。
其次是我并不认为人与人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感情,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喜欢是需要经历一些事情的,不是发生一点儿矛盾、喝一顿酒就可以产生感情的。
如果说图尔丹喜欢周莹还可以理解,那么赵白石也喜欢周莹真的是画蛇添足了,也许现实中真的会出现这种戏码,不,不会出现,感觉不真实,且有点过了。
周莹身上是有吸引人的地方,但是当所有男人都开始围着她转,且茶饭不思的时候,就太假了。而且让人感觉整部剧都是为一个主角设置的,太戏谑,感觉不到诚意。
/3/
编剧之所以这么做,其实很好理解,无非就是为了推动剧情的发展,毕竟70多集的电视剧不能老是重复之前的剧情,需要有人离开,有人变好,有人变坏。
很奇怪的是,剧情的发展加入的人很少,现在很多电视剧都是在节省成本,总想让几个演员撑起70多集,可能是演员的片酬实在太贵了,用不起。
比如此剧杜明礼和查坤两个人把所有的坏事做尽,只要一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绝对是他俩在背后捣鬼,杀死沈月生的是他俩,逼死吴蔚文的是他俩,毒死吴聘的也是他俩,逼死胡志存的也是他俩。
不用猜,只要有坏事情发生,绝对是他俩,是不是感觉很无聊?而且算来算去,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周莹、二爷、四爷、沈家、胡咏梅、杜明礼这些人之间,剧组真的是要把这些人所拿的片酬都要挣回来啊。
我觉得吴聘死后,整部剧都非常暗淡,剧情在达到高潮之后,一直在断断续续、百无聊赖地继续着,让看剧的人也觉得弃之可惜,不弃又觉得浪费时间。
/4/
再说回赵白石爱慕周莹这件事。
当所有男人都把目光集聚在周莹身上,总觉得有点不正常。难道剧中就没有其他女人了吗?比如吴漪,也挑不出什么错,生于富贵之家,知书达理,做的一手好菜,实在想不出被赵白石拒绝的理由啊。
而且赵白石心中明知与周莹那是不可能的,她是东院的寡妇,他是深受孔孟礼仪思想束缚的古板文人,虽然一起经历了一些事情,他对她欣赏可以理解,但是说到喜欢那就有点儿故意了。
赵白石对周莹仅多是欣赏,上升不到情侣。不是一类人。
若赵白石与吴漪成为一对,而与周莹成为哥们儿,周莹还是吴漪的嫂子,这才合情合理。
也许是从大学时看韩剧到现在看过太多电视剧了,所以对剧情总是有诸般挑剔,而且我也不是那个青春期沉迷剧情无法自拔的人了,所以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如果集数减到50集左右,每个人物形象更真实一点儿,可能这部剧就可以成为年度最佳了。
当然,一切都只是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