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能,你不要认为不搞科研不需要这项技能。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其中提到的最高级的阅读方式是主题阅读,而文献综述就是主题阅读的一种方法。再强调一遍,这是一项技能,不限专业,不限场合。没事儿就综它一篇,感觉自己屌屌的。
下面我们开始系统学习文献综述这项技能,大家跟上。
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一种书面论证。它是对研究课题现有知识的全面理解,建立一个合理的逻辑论证,通过论证,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回答研究问题。
上面这是一个比较学术的解释,通俗来说文献综述就是对一个你感兴趣的事情进行全面地知识和逻辑梳理,最终你会获得一个对这件事情清晰完整的认识。
嗯,感觉很牛逼,怎么做呢?来。
文献综述分为5个步骤:
选题——资料搜索——论证——资料批评——综合撰写
第一步肯定是选题了,你要有一个研究对象。选择研究对象是很讲究的。你研究的东西肯定是你的兴趣,但是人的兴趣通常是宽泛且模糊的,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兴趣具体化。具体化后你会发现这个兴趣涵盖的不止一个对象,那么接下来就要聚焦问题,挑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问题作为你的研究对象。然后,你还要选择一个视角,怎么切入看这个问题。
第二步就是去做资料的搜索。资料的搜索不仅仅是找到而已,是要找到,然后筛选,然后阅读。怎么搜索呢?搜索什么呢?你可以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资料搜索。
你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相关的关键词是什么?
需要了解这个研究对象你需要哪些资料?
这些资料告诉了你关于这个对象的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让你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有改变么?(如果没有说明资料量不够,继续搜索。)
现在,你对你研究的对象的表述较之前选题时有变化么?(如果没有,从头再来一遍。)
搜索也是有方法的:
首先是浏览,快速鉴别跟对象有关的资料。这是初筛,看资料的题目和摘要。然后快速阅读这些资料,跳着看结论。最后是把这些材料图表化,作者,出处,主要观点和结论。也可以做图谱,因为知识都是有关联性的。
接下来就可以研究这些资料了。刚才的搜索只是让你知道了一个脉络结构,但是这些资料的可靠性需要你进一步研究。怎么研究?
集中资料,分类资料。列出相似的,对立的,特别的,等等。
综合信息,把所有的资料按照逻辑关系综合起来。
研究过程其实也是论证过程。论证是需要三个部分的:论断——证据——推理。第一,论断,一句陈述性声明。表明你观点和立场并且能引发别人思考的句子。论断必须符合四个标准:切中要点,有说服力,可支持,可理解。第二,证据,有哪些材料可以支持你的论断?第三,逻辑推理。从证据到论断是需要逻辑推理的,他们不是天然的在一起的。因此,一个好的论证就一句话:有效证据能依据一定的逻辑证明论点。
以上都是你被动接受信息,下面需要主动评判信息了。资料批评是非常有效的评判方法,其实也是二次论证过程。对于所有资料本身的逻辑需要再审视一遍,对于你自己的逻辑推理也需要再确认一遍。资料本身的可信度需要它自己有一套明确的逻辑方案,你的论断的可信度也需要你自己有一套完整的将所有证据联系起来的逻辑链。
最后就是写作了。你做完上面这一堆不写出来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你走过上面这一整个流程,你想知道的事儿你已经非常清楚了。但是,写作是有百利无一害的动作。一方面,写出来可以让你自己加深理解。写的过程你会发现你并没有自己想象的理解得那么清楚。另一方面,写作是可以促进别人理解你的有效手段。
这一套方法你可以迷你用,可以大用特用。你可以一天完成一篇文献综述,了解一个小问题。你也可以一篇文献综述弄好几年,去了解一个学科的知识。好啦,现在选一个题,开始你的文献综述之旅吧。
参考文献:
《怎样做文献综述》
作者:劳伦斯 · 马奇,布伦达 · 麦克伊沃
上海教育出版社
(撰写过程进行了精炼和部分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