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 2017.6.30

每个人都会这样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境界,享受“物喜”,不喜欢“己悲”,明知不可能,但还是会受影响。今年带的小学生,幼儿园,小学生今天放假,下学期有的就转校了,也就是说今天是最后一次见面,有的孩子哭了,老师也哭了,有的孩子还没意识到“离别”,哈哈乐,该干啥干啥。忽然意识到离开的人或许会不舍,但是一出门遇到其他的人,其他的事,很快好起来,而留下来的,不说会“睹物思人”,但是我们很多人会这样过好久,尤其是我这种老是比别人“慢半拍”的人,还是得继续“修炼”呀!

当老师这么久以来,面对的家长,孩子,说不多也不少了,这两天见了这样一些不一样的家长和不一样的孩子。学校里时而调皮捣蛋时而乖巧懂事,父母那里哭诉在学校被这个挤兑,被那个欺负,终于,爸妈“受不了了”,去学校找老师,找校长,结果是,孩子上学,家长之前所谓的“礼貌”全无。都说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当哪位妈妈吵的时候,我听出了对孩子的爱,听出了孩子的“委屈”,听出了社会现状导致人们对于教育的“误解”,感到了作为老师的“心凉”。或许大家都没错,或许所有的东西都错了,但我也听出了,每个人现在自己的角度,自己都说对的。果然,对的东西在哪都合理,但是往往做事情的度,很难把握,我还需要继续“修炼”!

但是,我始终相信,心怀善念,想做的事就去做,做任何事抱着“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想法就可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睡了吗? 是否知道我打开和你的对话框, 却犹犹豫豫地写了又删, 想给你发条消息,怕打扰你, 想找你聊天,怕你没时...
    流水琴殇阅读 755评论 7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