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个人成长》:不越其位,学恐失之,守死善道!

越读《论语》,越成长;越成长,越喜欢读《论语》,因为成长之道尽在其中。

就拿“泰伯”篇来说,如果我们能领悟以下三句话,并能真正做到,成长自然是水到渠成。

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指“不在这个职位上,就不要去多想和干涉这个职位应该要做的事情”。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叫我们做人要了解自己的能力,不要越位,安分守己,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越位,去做一些出格的事情。

或许他们会一时得志,但他们的好景都不会长。


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是指“学习时有所追求,如果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就惶恐得像有所失”。

只是今人已经很少在学习时有这样的觉悟了。正如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人学习是先为了提升改变自我,进而影响他人改变;现在的人大部分学习不是为了提升改变自我,是为了刻意改变他人,所以就更谈不上“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了。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自己有碰到一些“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学者。有一位我很尊敬的老师,他对自我的学习要求非常高,立志要专注在研究“教练技术”领域的他,已经花了超过30万元的学费来学习这方面的大师的课程。即使已经学到这种程度了,他还是生怕自己有遗漏这方面的精品课程。

而在学习完这些课程后,他将当中的精华加以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形成了一门叫《五维教练领导力》的课程。我和其他800多位学员在学习完这门课程后,都从当中的心法、理法、功法和技法受益匪浅。

可见,我们要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精神,才能有所成就。


3、“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是指“信念坚定且好学,用至死不渝的信念来坚守正道”。

能做到这样的代表人物有屈原。他一直坚守自己的信念且好学,早年得到楚怀王的信任,任三闾大夫。 他坚守的正道是:“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

然而,由于贵族势力的中伤,屈原被流放。在秦国打败楚国后,至死不渝的屈原跳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虽然他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以《离骚》为代表的作品和他的“守死善道”的精神却一直流传至今。今人为了纪念他,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他,这种待遇试问谁还能做到?

可见,做人当如屈原,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一颗赤心恒久远,唯有精神永流传。


以上三部分内容来自《论语》的“泰伯”篇。当我们能做到“不越其位,学恐失之,守死善道”,试问我们又如何能不成长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
    鹏哥有声阅读 3,361评论 0 1
  •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 【译文】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
    博慧bohui阅读 1,801评论 2 7
  • 昨天有人问,这个群为什么要收98元,经费如何使用?乍一看到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是不是做错什么了?为什么现...
    伊葱阅读 716评论 0 1
  • Bradley Cooper 2014 It was this incredible moment of spon...
    思践于人阅读 268评论 0 0
  • 具体方法如下: 四六级作文要求字数差不多,120~150字150字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撑破天十一二个长句子就结束了...
    kiki学英语阅读 42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