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花10000个小时,也许你只需要1000个小时。

        你一定听过这样一个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这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到的10000个小时定律,旨在告诉人们没有所谓的天才,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那么,问题来了!小A说我从小学习数学,从小学到高中学了12年,为什么我的数学还是经常不及格呢?小B说我天天背单词,背了6年,为什么我还是考不过GRE?

       10000个小时真的是从蠢货到天才的阶梯么?

       勤奋并没有错,只是勤奋更需要正确的方法。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著作《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人脑有两个系统的概念,也许可以更科学地补充这个天才定律。

       他认为人脑拥有一快一慢两个系统,系统1是常用的快系统,它无意识的自主运行,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做出判断;系统2是有意识的慢系统,它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举个栗子:在我们第一次学习乘法的时候,系统1感知到了2乘以3这道题,运输给系统2进行思考,经过认知学习之后系统2得到答案是“6”,并传输给系统1写下答案。当我们第二次看到2乘以3的时候,系统1已经处理过这道题的信息,它存储了答案,可以快速反应写下“6”。

       励志文中经常提到的“刻意练习”,“刻意”即是调动系统2进行思考加工,“练习”即是将系统2运算的结果练习成系统1的无意识反应。此处,10000个小时的练习才体现它的价值,然而必须强调的是,练习必须建立在系统2的正确解析决策下,否则,方向不对,越努力,越悲伤。

       我们亲爱的爱迪生说过一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们已经论证肯定了这99%的汗水,那么这1%的灵感到底有多重要呢?

       所谓的天赋,是成长之前就已经具备的成长特性。在某些的事物或领域具备天生擅长的能力或者天生执念(极大的热情),也可能都有,而使其可以在同样经验甚至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以高于其它人的速度成长起来,而且有它的独一性,特殊性。

        同样爬一座叫做科学的山,有天赋的人是从半山腰爬起,没有天赋的人是从山脚爬起,如果要同时到达山顶,那么这个没有天赋的人需要花上更多的时间和汗水。

        在知识恐慌症愈发频繁出现的时代,我们鼓励系统1勤奋学习,积极摄取信息,同时也需要警惕类似“10000个小时天才定律”“刻意练习”这样励志的字眼,它有可能带你陷入盲目的无用功的循环之中。假如,你在某个学科上有天赋,不妨调动系统2深入学习挖掘,强化成系统1的自主反射,或许你并不需要10000个小时,只需要用1000个小时就能掌握一门技能了呢!

       如果你还在烦恼为什么总是考试不及格,学东西特别慢,不妨看看《思考快与慢》这本书,通过对人脑快与慢系统的认知,你一定可以挖掘出一套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学习真经呢!

文章观点摘自《思考快与慢》

《纽约时报》2011年度十大好书

作者简介:

丹尼尔·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

著名心理学家、经济学家

因为“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而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
    Jakai阅读 4,145评论 0 1
  • 他说“好无聊 ”我说那就过来坐会呗。然后他就坐我旁边,只是接下来我们就各玩各的手机。过了一会,他又说了一句好无聊,...
    白思青阅读 1,163评论 0 0
  • 桂圆红枣粥: 桂圆15克、红枣5~10枚和粳米100克煮粥。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血之功效。适用于心血不足,有心悸...
    青阳翊梵阅读 3,146评论 0 3
  • 亲们一定要看噢? ①吃得太油腻,喝杯芹菜汁; ②吃火锅后喝点酸奶,保护胃肠道黏膜; ③消化不良,饭后喝大麦茶或橘皮...
    养生之心阅读 3,106评论 1 4
  • 一 外公去世,是在我大二的时候,没来得及回去看最后一眼,坐火车次日赶到家的时候,已经停止了心跳。 因为胃癌。 我初...
    1993小北阅读 2,187评论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