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是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门之神。最初的门神只是抽象概念,到汉代,门神有了具体的形象和姓氏。汉人以神茶、郁垒为门神,按神话故事描绘的形象开始画门神。从此贴门神避恶鬼成为一种风俗在汉代流行。
王充在《论衡・订鬼》中引述了《山海经》里的门神故事。传说沧海之中有度朔山,山上有棵大桃树,万鬼出入其枝权间,神茶、郁垒两位神人统管万鬼,对于穷凶极恶的鬼,他们就用苇索绑着喂给老虎吃。于是黄帝作礼,按时驱鬼。具体仪式是在门口立一大桃人,门户上画神茶、郁垒和老虎,并且在门上悬挂苇索以驱赶恶鬼。门神遂有了姓氏和特定职责,门神的形相也固定下来,神茶白脸喜相,郁垒红脸怒相,历代相沿。每到岁未,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门神,挂苇索,插桃枝,形成一种民间风俗。
汉代画门神的风俗开创出一种新的绘画形式一一门画。门画所描绘的内容往往随着门户的性质和人们的愿望发生变化,门神的形象也因之改变。《汉书》中记载广川惠王越的毁门贴着古代武士的画像,后世门神不再指神茶、郁垒而变为武士尉迟恭、秦权宝,并沿续至今。除大门外,库房,厨房、内室等各种各样的门上都贴门画,门画变得丰富多彩。汉代还发展出石刻的墓室门画。门画的题材拓宽,除驱鬼避邪外,还出现吉祥题材的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