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沙游带上上次沙盘课已经做了两次,越来越迷恋它的魔力。
团体就如同社会缩影,只要时间足够,每个成员都将开始成为他们自己,他们将与团体互动,就像他们与社会上其他人互动一样。
所以,沙游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种互动模式,参与人沉心体验之后,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似的印象,有的甚至是自己从未察觉到的。
由于两次体验,我都是排在靠前的次序,首次操作都是给沙盘做一个大的格局,格局确立之后,在上面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我都能接受,所以后续都是小的调整、配合、协调。
两次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一次我特别注重整体互动的和谐,避免自己与他人发生冲突,也极力协调团体其他人之间不要发生冲突,所以第一次有两次别人的沙具被埋掉,我都随后挖出来,妥善安置。
但后续的谈论环节我才发现:有的人对自己的沙具特别在意,不能动,更别说被埋掉;但有的人并不是太在意,埋掉了也没什么情绪波动。所以,是我过分紧张,过分关注了,冲突也并非只有坏的结果,这是人际互动应有的合理模式,一味避免,也会带来弊端,造成互动的偏离。是我自己太执着了。
反思生活中,我也太过于坚持与人“友好相处”,有时会降低自己的界限,边界被侵入了,也没有及时给人以反馈,最后自己憋的不行,爆发了,对方还不理解怎么回事。其实责任也有我一份,互动中应该及时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情绪还可控的情况下,坦然与之沟通,更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所以在第二次操作中,我尝试了把自己感觉违和的沙具埋掉、移动改变不舒服的组合,有抗拒、有沟通、有妥协,最后达到了互相都能接受的局面,这是完美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