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座这个话题写得很多,从小学阶段开始已经写腻了,但今天我遇到的有些不一样。
周末下午的公交车,少了很多打工人的身影,本以为车厢内应更松动,但出乎意料的,几乎满座。
汽车北行,车厢左侧,斜斜地打下了滚烫阳光,最左边一排座位便空了出来。虽已入秋,但在台风和冷空气过后又复热的广东,谁敢冒着烫屁股的风险去换取挨坐的舒适呢?
汽车一路前行,我习惯性打开一个课程视频学习起来。不知过了几站,来了一位牵着女儿的年轻妈妈,让女儿坐在了我旁边空座上,自己则站着。
车厢内座椅分左右两侧,我坐的是右侧,而左侧座椅的窗边座位则太晒因被留空。不近窗一侧坐了一位老人。指了指空座,老人对这位年轻的女士说:“这里有座位。”
女士说:“谢谢,那边太晒啦~”
老人家起身,欲坐到窗边位,让她来自己的位置。女士连忙伸手阻拦:“不用不用,太晒啦,你不要坐过去!”
老人坐回原座,没有作声。
我从视频中分神,见这位妈妈年轻,孩子也只是读幼儿园的年龄,心想她若是累的话,可能会选择抱着孩子坐而不是站着,应该不到需要帮助的程度,便继续埋头学习。
车子停站又启动,前面几排空了一座。老人又热心地说:前面有位坐。
女士说她要看着孩子,就站在这就好。老人听罢,说自己去前面,让她坐到自己位置上来。“不要不要,您坐好,车子在开的时候走动太危险啦……”女士再一次感谢并制止老人。
很快,车停了。老人迅速起身往前座走去,女士道谢并坐了下来。
盯着屏幕的我心已经飘出来了。我们从来被教育向老人家让座,尽管是“写烂了”的好人好事,没想到,还会遇上老人给年轻人让座,甚至让座的对象也不是“老弱病残孕和抱婴者”。让我最动容的是,这种不是对弱者的照顾,而是人与人之间最平常的关怀。是那么的朴素,那么的纯粹。我们想要的和谐社会,不就是如此而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