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问题集的主要关注点在“分类”和“标签”,很多人不太习惯标签,因为毕竟我们平时经常用的应用程序,并没有标签这样一个概念,以我们日常的使用逻辑去使用标签,就会有一些不习惯。不过我们也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始使用标签,例如云相册、博客、微信联系人等,所以本期答疑将涉及分类和标签的问题拿出来做一下整理。
不知道如何分类
问题1:由手抄知识转到使用印象笔记,希望解决过往知识过于零碎问题,便于分类、管理及利用,即提高整理效率。比如我要收集一份调查问卷表单里的温馨提示,便于以后教导他人如何提问。但是,我该把这段话放在哪个分类呢?又该怎么细化原有的分类呢?好纠结!要是一旦遇到纠结情况是不是又要重新编排分类目录。
其实上面这位朋友遇到的问题,就是“笔记只有放在笔记本中查找起来才方便”所建立起来的固有思路,就像我们把文件放在硬盘里,必须要建立一个文件夹,并且把这个文件夹进行命名。但是,云笔记的使用逻辑和电脑是不同的,你甚至可以把这条信息放在默认笔记本里。
如果你想建立分类,可以建立一个类似“他山之石”或“像专业人学习”这样的笔记本,然后将这类信息放进去,然后加标签就可以了。例如,这条笔记你可以加上“提问”、“如何提问”“调查问卷”、“温馨提示”“网络分享”“社群运营”,你脑洞开到哪里,标签就加到哪里。
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目标和关注点不同,所以针对一个笔记,开的脑洞和联想的点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尽管往一条笔记上加标签就可以了。标签加多了,直接用标签搜索功能就可以。
有同学说,自己加标签有时候会对一条笔记加上两个意思相同,但是表达不同的标签,例如像我上面举例就加了“提问”“如何提问”这样两个标签,但是其实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这说明你自己的表达习惯有时候会出现差异。多加几个标签,搜索结果更准确。
例如我经常提到的“风琴夹”,是下图这个样子的。
但是如果你去淘宝买风琴夹,你会发现,淘宝产品名字会是很长的一排,不仅有风琴夹,还会有票据夹风琴包试卷夹试卷袋A4资料夹票据收纳包等等,这么多关键词,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有的堆积在一起,这其实就是淘宝卖家给商品起名字的必备能力。你名字涵盖的关键词越多,别人在搜索的时候越容易找到你。这其实是一种迎合搜索的人搜索习惯的一种命名方式。
所以,我们加标签,就按照自己的习惯加就好了,抛弃那些完美主义,你会轻松许多。
小秘技,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如果一条笔记你实在不知道放在哪个分类,你就建立一个笔记本命名为“我也不知道怎么分类”,放在里面,加标签就好了。思路都是在不经意间出现的,等你相似类型的笔记积累的多了,你自然知道应该创建一个什么样的分类,在此之前,放在这个分类下,解救一下你的强迫症吧。
什么时候用分类,什么时候用标签
问题2:为什么只有三级目录:笔记、笔记本、笔记本组
问题3:因为运营公众号的需要,手机截图和微信文章收藏了很多(发送到有道云笔记),但文件内容繁杂,很难分类。如果根据主题先建立一个文件夹,然后再放入内容,这样容易造成过多文件夹,如果是根据主题建立一个word文档,再将截图放入文档,又会造成文档打开过慢。请问有什么更好的分类整理方法么?收集的素材中区分已完成文件夹和未完成文件夹会更好吗?但是未完成和已完成中又有不同主题,需要再细分吗?有什么简单明了的分类方法没有?
第三个问题其实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非常典型的应用,有道云笔记的结构是文件夹、笔记本、笔记这种结构,和印象笔记是一样的,只是起名字不同。在我提到的三个笔记软件中,只有为知笔记是可以多级分类的,曾经为知笔记把他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卖点,但其实分这么多层分类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仍然是电脑文件夹管理的逻辑。印象笔记和有道云笔记在分类建立上,只有这两个级别,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云笔记的逻辑下,分类其实是不宜过多的,我们完全可以把过多的分类需求,用标签来代替。
针对第三个问题,将素材都放在word文档中是不明智的,因为笔记类软件最大的优势就是图文混排,格式不会乱,分享也方便,都放在一个word文档里,如果你再把这些素材重新编排到微信公众号,绝对是一种灾难。所以在笔记层面,我们只需呀把素材放在笔记里就可以了。至于放几条笔记,那就看你的习惯,自己觉得舒服就可以了。
在分类层面,因为是从事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当然是有几个主题,就建立几个分类。建立一个笔记本,可以快速定位,并且打开里面的笔记。如果你要经常读取和编辑笔记本里的笔记,创建分类是非常好的方式。公众号运营,如果是你每天都要做的工作,将不同的选题建立分类,是最快的方法。这就是我们提到的工作流。如果某个选题结束了,这时候,代表这个选题的笔记本就可以合并删除了。
一般来说,一个笔记本组下建立10个左右的笔记本压力是不大的,一般4-5个最佳,如果再多,你就需要考虑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1、目前的笔记本是不是会经常访问,如果是保留,如果不是,考虑合并。
2、有哪些笔记本可以用标签代替,如果可以的话,就用标签代替。
举个例子:我从事企业培训的时候会有很多意向客户,为每个客户进行准备的时候会建立一个笔记本。有的客户顺利达成合作意向,开始进入正式培训的准备工作,有的客户的谈判流程很长,建立了一个笔记本,发了课程大纲后就没有下文了,时间久了,“当前工作任务”这个笔记本组里就有很多笔记本,里面没几条笔记,也不经常访问。于是我就建立了一个“意向客户”笔记本,然后把那些没谈成或需要很久才谈成的资料放在这个笔记本下,其他的笔记本都删除掉。以前的笔记本名称换成标签加在不同的笔记上,用来区分不同培训项目的笔记。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用标签代替分类的做法。
标签多了如何管理
问题4:标签是分的越细越好还是按照笔记本分类进行标签分类即可,分的细我发现自己又会陷入标签管理的瓶颈,请教老师如何解决。
问题5:资料收集中自动生成的标签怎么管理?是周回顾时一一处理还是不处理?
这两个问题都是标签加多了以后,要不要整理的问题。说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可以先观察一下印象笔记的Windows版、Mac版、网页版、手机版、pad版标签那一栏的不同。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电脑版和网页版是可以整理层次结构的,你可以对标签进行整理,直接把一个标签拖拽到另一个标签里,就可以形成嵌套。这种整理方法可以用于晨间日记和任务管理,按照时间对标签进行分类,看的会很清楚。如果你觉得分类只能分一级,标签可以弥补这个遗憾,你可以无限制的向下分级,直接拖动就可以无限级别的把标签分成一级又一级,当然前提是你如果不嫌麻烦的话。
然后再看手机版和pad版,你会发现你是没有办法对标签进行整理的,即使你在电脑板中把标签整理的清清楚楚,在这里也会被全部打回原形。你只能通过搜索找到相应标签。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标签不整理,也可以。
这也是我在仔细分析了电脑板和手机版的标签管理后总结出来的方法。你可以在周回顾的时候整理标签,当然也可以不整理。
小秘技,谁我都告诉,因为我也是刚学到的。
针对某些自动生成的标签,我想大家遇到最多的就是微信自动生成的标签。如果实在不愿意整理这些,直接关掉自动生成标签这个功能就可以了。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的印象笔记,回顾关键词“nt”即可。如果想再打开这个功能,回复关键词“t”就又打开这个功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