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我大一上学期就读的专业是旅游管理系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因为我家庭条件不好,所以我需要一个能保障基本生活和具有安全感的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在经济发达的城市才具有发展的空间,而且它的门槛相对比较低,理论性比较弱,重视实践经验。我个人没有什么伟大的理想。生活不需要像云霄飞车那样刺激,因为穷人是几乎没有机会去试错的。机会只有一次,我的人生不能重来,我不能输。从出生开始,我就已经输掉很多东西了,只有靠自己才能够赢回来。我只想过上买东西再也不用看价钱的平淡生活。一份稳定的工作,工资能够保障基本的生活开销,有正常的双休和节假日,不用担心自己哪一天突然会失业,哪一天就突然交不起房租了被扫地出门。这么多年,恐惧感和不安一直伴随着我。我害怕干苦力活的父母万一在哪一天就突然倒下,住进医院里,需要交一大笔高昂的医疗费。如果拿不出那笔钱,我该怎么办?这种恐惧感一直逼迫着我。穷,就已经限定了很多选择,我做的一切选择都要围绕这个字。所以,我决定转去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个考公考编都有巨大优势的专业,即便我并不热爱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学校里的大热专业。每年选择转这个专业的人都特别多。为了大一上学期的绩点,我又读了一遍高三。每天下课后,周末,节假日,我几乎都在自习。因为专业课要学数学,所以我学起来特别困难。微积分的两次过程考核都不及格。明明很内向的我,为了课堂分,我不得不选择举手回答问题,主动申请去演讲PPT。万幸的是,结果没有太糟糕。微积分期末考试,我考了第一名;四级考试也顺利通过;拿到了3.78的绩点。这个成绩对于数学不好的我来说,已经是皆大欢喜了。
转专业笔试的前几天,我疯狂背诵作文素材,踩线通过了笔试。面试的时候,我不得不撒谎欺骗老师,告诉他们我有一个文学梦。我很心虚,内心也很鄙视自己,编织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对不起,但是我没有办法了。在现实面前,我不得不热爱一切。我没有试错的成本。一步错,我的人生就错了。最终,我走进了文学的世界,转专业成功了。
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课不用学数学,对我而言轻松了很多。但是我的文学功底一般,高考语文才考105分。所以,写论文的时候对我来说都特别头疼。好在老师都很善良,看在我是自己写的份上,都给了比较可观的分数。期末考试的时候,每一门专业课考试都是在写一张文综试卷。背书的时候也非常痛苦,因为老师划的范围都特别大,我和舍友基本上都是背到晚上两三点。下个学期,我还要补修两门专业课,意味着我可能到时候一周要考9门专业课。
虽然转专业的这条路很辛苦,但我一点都不后悔。对我而言,这或许是最好的路。它能够给我一点点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