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课时,读写译老师顺便提了句,回去看一本叫《生命的展望》的书,对你们的写作有帮助。
因为从事写作方面的创业,所以凡是有关提高写作方面的资料,我都会努力去研究,但这个行为引起了我舍友的不解。
那天,我又抱着那本书啃着,舍友突然爬到我面前,眼神怪异对我说:“你怎么尽喜欢干些奇怪的事。”
接着又说道,“你是有多无聊,天天抱着一本没用的书看,还有滋有味的。”
这句话我明白,是他一直忍到现在才说出来的。
那种怪异的眼神,我也是早已习惯了的。在我抱着笔记本泡图书馆时,他会奇怪;在我整天看微信公众号时,他会奇怪;在我专门拿出一个本,密密麻麻地记满投稿信息时,他也会奇怪。
我的所有行为,在他看来,都是不属于这个年龄段人所该有的。
而与我的无趣不同的是,他每天过的似乎很精彩。上午LOL,开黑,升段位。中午饭后,自是惬意的休息时间。下午,吃鸡,吃到满足。晚上,“鸡友”的聚餐时间,胡吃海喝。
有次,他抱着鸡腿,躺在床上,边啃着边问我,“怎么所有人都在享受大学生活,而你整天干一些莫名其妙的事?“
想想看,我也确实很无趣,每天只知道写作、看书,和“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们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前不久,听了好友阿涛的经历,我发现原来还有人和我有同样的经历。
阿涛和我是搞自媒体时认识的,而且两人都是今年新入大学,所以刚入学那段时间,我们交流很频繁。
他说,刚进大学的时候,陆续参加了一些社团,认识了一些所谓“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一次见面会聚餐,大家聊到平时都些干什么,因为都是大一新生,回答有些拘束,但也无非都是些LOL、看看动漫、逛街之类的。
于是大家把目光投向了他,“涛涛,你平时看起来沉默寡言的,都喜欢干些什么啊?“
阿涛说:“看看公众号文章,记一些投稿信息,写些文章,就这些。“其实,玩游戏唱歌这些他都可以,只是想说些不一样的。
结果没想到的是,他冷场了。是的,他的回答让大家感到十分尴尬。就好像是一盆滚烫的水,被我一瓢冰水浇下,平息得鸦雀无声,一瞬间,每个人都投来异样的眼光。
他告诉我,当时的他坐立不安,后来气氛怎样缓解的记不清,但确定的是,所有人都已经把他划分到“异类“的行列。
他说后来,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也渐渐发现,真的没几个和自己能聊在一起的人。时常会感到孤独,却也很快地习惯了这种独处的模式。
我说,“那你怎么不解释解释,其实你不是书呆子,所有娱乐都是可以驾驭的。”
“如果是你,你会跟他们解释吗?”
我笑了,不仅是笑他,更是笑自己。我们的经历多么相似,我俩都没朋友,也都是因为写作而被“排斥”在外,这不是写作的错,也不是任何人的错,我想换做是我,我也不会去跟任何人解释,因为价值观本身决定一切。
前两天,和一个老乡朋友边吃鸡便聊着天,他突然问我,过两天你生日到了吧,打算怎么过?
这句问题着实问到了我。生日当然是和朋友一起过,但我在学校并没有什么朋友。心里突然有点心酸。
思绪不由地拉回到上一个生日,还是在千里之外的一个边陲小城。那是一节物理课,高考的压力下,大家都强忍着瞌睡努力听课。突然,物理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两个带电小球相触,电量不会减小?
很枯燥的问题的,瞌睡,没人愿意答,都在等着这位老先生自己给出答案。他突然眼睛一眯,露出怪异的笑容,着实给我们吓清醒了,以为他要点名回答。
结果并没有,而是说了句,因为有“守恒“啊(”寿“星苑子”恒“),来来来,清醒清醒,我们来为苑子恒同学唱首生日歌。
大家也都瞬间反应过来了,明白了原来今天是我的生日,为这老先生的“迷之简写“尴尬之余,还是真诚地给我唱了生日歌。我非常感动,但不知道这只是惊喜之一。
后又上晚自习,同桌阿饼借口上卫生间,拉着几个哥们一起出去,当时我还没反应过来,一伙人,上卫生间还是打群架?
他们从校后门翻墙而出,跑到蛋糕店取了早已定好蛋糕。回来时虽已下课,但同学们看到阿饼一伙人的归来,和手里的蛋糕,也都不约而同地放下了书包。
所有同学为我唱了两次生日歌,并送上了生日祝福,礼物虽没有多少,但每个人的笑脸,在我眼里,都是礼物。
那次生日也让我永生难忘,内心十分激动,也很感激。在这个压抑的高三生活,平添的惊喜,让我真正体验到了友情的幸福。当时在想,一生中有这么一帮好兄弟,也就真正知足了吧。
当时的生活,一伙人有共同的目标,为大学冲刺。
而现在,看着我的大学舍友玩游戏的玩游戏,谈恋爱的谈恋爱,虽然表面和谐,但根本融不到一块,彼此也不屑于有什么交集。我也不对即将到来的生日,产生任何期待了。
好好吃饭,努力写稿,早早睡觉,这便是给自己最好的生日礼物了。
在我看来,搞好身体、努力拼搏,这是最有意义的事。但恰好,这种思想与很多同龄人的三观背道而驰。这也表明,价值观不同的人,注定做不成朋友。
其实话说回来,同龄人爱玩的LOL、吃鸡、K歌这些,我都挺在行。但我不想把大学四年的时光,就耗在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上,也不想通过这些交什么所谓知心朋友。因为大学之初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凭本事,争取实现经济独立。
所以,周围“塑料友谊“是不少,但是真正价值观相同的朋友,并没有。
也曾常常想过,是不是自己的性格太过独立,而推远了身边的朋友。但是,后来发现,大学很多所谓的朋友大都不过是“利益友谊“。
比如今天打一场球,成了好朋友,几天不见,竟成了陌生人,见面也不说话。后又因竞选班委,勾肩搭背,”你可是我打球的哥们,要投兄弟一票啊“很心酸,也很无奈。
我也曾天真地认为,“真心能换取真心“,但上了大学才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圈子,大家能玩到一起就玩,玩不了,也不会有人会在意你。即使是同一个宿舍的朋友,也会有自己的社团,自己的活动,没有谁能和谁真正同步。
从来不会刻意融入某个圈子,也不会为了看起来的“好人缘“,而有意讨好谁。
我恐惧磨合,也不想迎合。既生怕自己做的事让对方不习惯,还不得不努力装出一副欣赏对方的样子,很糟心,也很难。生命本是自己的,何必用别人的标准来框定自己。
周宏翔说:“其实好多看起来的投缘不过是逢场作戏,不要以为你掏心掏肺,别人就会善待你的友谊。有时候,一群人聊的事情,其实你根本不感兴趣,但是还想要插嘴去附和,以为别人会因此注意到你,其实到头来,都是自己在演独角戏。“
上了大学,我也懂得了,漫长的人生里,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这不是孤独,而是选择。狐朋狗友在一起疯,一起闹,看似快乐,实际上夜深人静时,心里总会感到空落落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相伴到最后,价值观不相同的人,只适合当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但我想我还是需要朋友的,我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知心好友,能和我并肩作战,干一番大事的人。
没有迎合,没有虚假,没有伪装,就光明磊落,敢说敢做,敢于痛快地指出对方的毛病,还能热烈地表扬其优点,一块成长,一块进步。
我想,这才是交友的意义。
这里是苑泽西,就是要给你最真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