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这些结果看似只有一个成因—因某件事而起,但仔细看,就会发现,这起关键事情发生前,早已有了很多预告或者铺垫来引导我们迎向这些特定的事件。
---赫伯特·西蒙
10月初,江南的燥热已经散去,秋天的凉风开始降临,树叶开始随着风开始摇摆,亭子边的池塘有了一丝的凌波。湖边凉亭,我跟阔别20载的中学语文老师相对而坐。虽然这么多年未曾见面,但当再次看到彼此的时候,我们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时间改变了很多,老师从那座小城迁徙到这座大城市,接受中文研究生教育,并且很顺利的在这所知名中学获得了教学机会,唯一不变的是继续教着他心爱的语文课。我也离开家乡多年,辗转各地求学工作,已经从青春少年成了中年职场人。那天我们谈起过去的中学校园生活、同学们的近况,最后在文学阅读上聊了很久。结束时,老师拍着我的肩膀说,挺好的,现在还能沉下心来读读书,老师很高兴……
90年代那会,农村人口多,几个村子就有一个小学,小孩子到了该读书的年纪就往学校送,大人该下地干活就干活,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参与。每年到了开学季,打开书本的油墨香味,至今让我都回味,回家就赶紧用报纸把书皮包起来,用手反复摸着书本的表面,心里真的很开心。每隔一段时间父母就会在卷子上例行写上:请老师严格要求。学期末拿回成绩单,家里人都开心,我又可以昂头挺胸的出去玩。在我幼小的心里,那会读书就是让小孩子开心的玩具。
中学时代,我们开始要早自习、晚自习。每天早自习,语文老师背着左手,右手拿着书本,拿着书的手一会放在背后一会又拿出来看一会,嘴巴念念有词,老师比我们学生更努力。有一次,我去他的书房拿考试卷子,跟着他进入住宿,满屋子的书籍,凌乱的躺在地上,有的成堆的叠着。在初三的时候,老师说了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现在你们面前的语文课本,就像一只船,只是帮你们度过中考,只是一个工具,你们未来换很多工具,不要迷恋一本书。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寻找那个热爱书籍的老师,这样才有刚才那次阔别20载的师生再会面。第一次有人告诉我书籍是一个你以后都需要的工具,或渡河,或陪伴。
等到进入大学,不仅仅是离开父母后的自由,更让我开心的是有一座很大的图书馆。多年以后我重返学校,还特意坐在图书馆前面的池塘边,看着眼前的荷花,回忆着以前在图书馆埋头读书的情景,我不是很喜欢本专业的课程,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在图书馆找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每年的暑假,为了节约路费,我都是留在学校,然后每天去图书馆借书看书还书,在没有考试、学业的打扰,我可以把大把的时间留在图书馆。当然,我后来凭着在图书馆学到的知识,成为学院里面第一个找到工作的学生。那会,书籍成为我成长阶段的指导老师,不断满足我对知识的渴望。
离开学校,开始在职场打拼。不管在哪个城市,我都第一次时间去寻找当地的图书馆或者书店。有的时候不一定为了要学知识,就是喜欢被书包围的感觉。在迷茫时给予我前进的力量方向,生活苦难时给我自我疗伤的环境,碰到工作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给予我启发。
有的时候,我很难理解有些人不愿意买书看书,你翻开他们的时候,他们对你敞开胸怀,任你获取。你他它们合上的时候,它们从不打扰你,一直静静的等待着你。你还见过如此的朋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