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不入庙,二人不回头,三人不抱树,四人不回头~

无论是古代,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人心才是最难测的,虽然我们没有害人之心,但是防人之心我们一定要谨记。所以在我们和别人打交道上,一定要树立自己的观念,不要随随便便地去相信别人,而人云亦云的后果就是害了自己。

所以农村俗话“一人不入庙,二人不观井,三人不抱树,四人不回头”还是有一些道理的,除此之外还有“五人三姓不同行,六人不做乌龟席”等,下面我来一一说一下:


一人不入庙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千万不要进入寺庙中,因为危险会降临。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说一个小故事:

大概在宋朝的时候,一名书生进京赶考,在天黑的时候,书生看到前面有一座寺庙,打算去里面投宿,并过去敲门。

门开了,一个和尚探出头来,他发现书生只有一人,并携带一个大包袱时,和尚欣喜若狂,连连答应让书生进入寺庙。

书生房间里,在烛光的映衬下,这个和尚终于确定了书生的包袱里面真有黄白之物后,于是他见财起意,在半夜将其杀害。

神目如电、暗室亏心,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于是官府破获了此案,并把凶手抓住砍头。后来这个故事被流传了下来,并告诫人们一个人千万不要进入寺庙中,于是后来也有了“一人不进庙”的说法。

寺庙是供奉神明的地方,但是在古代,也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一些强盗和一些假和尚,都躲在寺庙中干坏事,些时候如果一个人盲目的进入,自然会有生命之忧。

而现如今也是这样,一个人去不熟悉店里吃饭或者理发,等消费完了,这才了解自己去的是“黑店”,但是只有一个人,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二人不观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人喊你去井中查看,特别是晚上的时候,千万不要去,不要问为什么,因为人心险恶,另一人会把你推入井里面。而这句话也是有典故的。

在古时候,有两位赶考秀才,他们在路上相识,又结伴同行。

人心隔肚皮,其中一位秀才看到同伴身上的银子非常多,于是就见财起意,打算谋害同伴。

他们走着走着,看到路面有一口水井,于是这个歹人就计上心来,对另一位说,我给你打水喝,然后急匆匆地跑到了井口处,装着打水。

这时候,歹人却发现这个秀才并没有跟过来,他假装对秀才说:井里面的水太浅,自己一个够不到,需要帮忙。

秀才赶紧过去,但是当他趴到井口观看水时,却被歹人推了下去,然后歹人拿着秀才的银子去进京赶考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和别人在一块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然还有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不小心失足跌入井中,会被误解为是另外一个推下去的。


三人不抱树

我们都知道,在抬树的时候,一般都是两个人抬的,当然一些大的树干,也有四个人抬,前面两个人,后面两个人。可是古人告诉我们,三个人是不能抬树的,因为三人用的劲道不一样大,其中有一个人会有偷懒的嫌疑。

而这里指的是抱树,而不是抬树,所以这句俗语中,真正的意义是这样的:

在古时候,如果两个人要害一个人,他们就在没有人的地方,找一棵大树,然后谎称三个人手拉手,量一下这棵大树的粗细。

但是当三人真的手拉手合抱大树的时候,其中两个人则顺势将这个人手脚捆绑起来,让他无法挣脱,然后接机谋害。在如此险地的情况下,一人被其它两人加害,也是很难挣脱的。

而这句“俗语”教导我们,三人在一块的时候,一定要有警惕之心,否则就被两人合伙算计自己。


四人不回头

这是关于诸葛亮下葬的俗语,这句话的全意是这样的:“四人不回头,绳断后磕头”。

相传,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因为身体原因死在北征的路上。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大为悲伤,于是按照诸葛亮的遗嘱,对他进行厚葬。

但是诸葛亮的名气很大,如果随意葬在一个地方,后人会不会把他的坟墓给撅了呢?但是诸葛亮就是诸葛亮,他在生前给后主刘禅的诏书上就做了如何埋葬自己的决定。

结果,四个身强力壮的士兵按照刘禅的旨意,用四根草绳抬着诸葛亮的棺材,从定军山出发,一直往南走,直到绳子被磨断,才是诸葛亮的葬身之地。并规定:“四人不回头,绳断后磕头”。

按照道理来说,这草绳质地柔软,应该是很容易磨断的,可是很奇怪的是,四个士兵走了三天三夜,也没有磨断。

他们抬着诸葛亮的棺材,连续不断地走路,又累又渴,就算是身强力壮的人也吃不消啊。他们又看看抬棺材的草绳,丝毫没有磨断的迹象,而四周也全部是荒山野岭,更是没有人烟,于是四人动摇了。

其中一位精明的士兵说,丞相的下葬地只有我们四人知道,何不现在就把草绳给割了,把丞相埋了后,然后回去复命呢?

其它三位士兵也觉得有理,他们把诸葛亮的棺材放在此地,用石头割断草绳,就地把棺材埋了下去。。。

但是所有的算计都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毕竟“死诸葛吓退活仲达”并不是空穴来风,其实诸葛亮在给费祎的密书上,早就安排了一切。

把诸葛亮就地安葬后,四位士兵回朝禀报后主刘禅。昏庸的刘禅正待封赏四位,但是丞相费祎却站了出来,对后主刘禅说:

“诸葛丞相后事乃大事,何不细细查之?”

于是后主刘禅就派人调查,结果从草绳上检查出了被割的痕迹,谎言被揭穿了,而这四位可怜的士兵,最终被杀头。

结果呢?诸葛亮的埋葬之处,无人得知,而这一段在《梁州记》中却有记载。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根据正史《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可见诸葛亮的遗命中,无不展现着他的勤俭朴素、爱惜民力,只是可惜刘禅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四人不回头现实生活中呢,他的意思是四个人,大家。都签订了同一个目标。打算去干的时候,你就不要做那个提出反对意见的人,你不仅不容易成功,而且很容易把大家给得罪了,除非你是老大,但是你是老大的话,还需要跟他们商量,直接通知他们就行了,这是两个概念。所以当四个人一起做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做那个得罪大家的人,你很容易会被踢出局,不管是做生意合伙还是处朋友,哪怕出去玩也好,就随大流啊就行了,不要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当他们三个人团结的时候,就会把你被排除在外。

写在最后

当然这句俗语还没有完,后面还有“五人三姓不同行,六人不入乌龟席”等,这两句俗语和前面的俗语也是大同小异的。但是“一人不入庙,二人不观井,三人不抱树,四人不回头”俗语的真谛却是害人之心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毕竟在这个社会中,有人就有江湖,有钱就有险恶,所以为了避免一些麻烦,老祖宗的俗语我们还是要了解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