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文以当事人回忆的方式,记叙了三十四年前发生的事件,然后议论现在的人生成就与对往事的感悟。文章采用了“一事一议”的表达方式,叙事讲明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议论则把作者的认识和见解表达出来,二者紧密结合,不但使所述事件更加清晰、更有价值,也使议论有了坚实的事实基础。这种倒叙的结构增强了课文的生动性和亲切感,也使文章产生了悬念,引人入胜。同时,开头的倒叙和最后一段相呼应,使全文在结构上更加完整。
这篇文章之所以打动人心,还因为情节描写的精彩。一是钓鱼过程的直接再现,特别是第三自然段对“一收一放”地操纵鱼竿成功钓起大鲈鱼的描写,细致、具体。二是心理描写与叙述穿插安排的推进方式,不但能把人物写“活”、写“真”,而且使文章错落有致,还为后文启示中的“道德……实践起来却很难”埋下伏笔。三是情景交融,多处景物描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还烘托了人物的心情。四是细节描写有深意,父亲划火柴看手表的描写和“我”抬头看四周的描写为“抉择”蓄势,说明不放鱼情有可原,也说明道德实践确实很难。
【设计理念】
抓住高年段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重点——以典范的课文为例,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采取内化重组的策略训练篇章构造,采取写法迁移、补白想象、摘录积累等策略训练把事情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目标】
学习《钓鱼的启示》一事一议的写法,揣摩课文蕴含的写作秘妙。
【教学重难点】
揣摩课文蕴含的写作秘妙。
【教学准备】
1.阅读《钓鱼的启示》。
2.练笔本。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明确目标
1.老师板书课题,请同学读题。
2.质疑:这是一篇学过的课文,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3.学过的课文还有再学的价值吗?大文豪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这节课我们试着以《钓鱼的启示》为例,探索课文的写作秘妙。
【设计意图:疑是思之始。教师质疑一篇学过的课文是否具有再学习的价值,促使学生反思。歌德的名言道出了写作形式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对文本形式的探究欲望,也引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梳理旧知,探索秘妙
(一)学习布局谋篇
1.回顾课文《钓鱼的启示》,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先写三十四年前发生的事情,再写回忆往事得出的启示。
2.板书:一事一议
3.引导学生知晓开头是倒叙的写法。读中感悟:(1)倒叙写法特别有一种讲故事娓娓道来的亲切感;(2)结尾与开头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
4.小结:学习范文的谋篇布局形式,我们可以给习作搭建稳固的框架。
(二)学习细节描写
1.作者把三十四年前的故事讲得如此动人,读来如身临其境,在描写方面有什么秘妙呢?
2.领悟环境描写的作用。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老师总结: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读课件上的秘妙。
3.领悟动作描写的作用。作者怎么写钓鱼的过程?圈出描写钓鱼的动词,体会作者怎么写动作的。你读出了什么呢?老师总结:动作描写具体再现场景。读课件上的秘妙。
4.领悟心理描写的作用。出示课后题,它背后的含义是什么?默读描写心情的语句,你读出了什么?老师总结:心理描写推进故事情节发展。读课件上的秘妙。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从内容的掌握和涵义的体会中得到写作方法的启示。在探索写作秘妙视角的阅读中,做到读有要求,读中悟写,把阅读和品词品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文章写法结合起来,实现直立行走的阅读教学。】
三、迁移运用,妙笔生花
1.荀子说: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现在就来知行合一,试着运用这节课我们探索到的写作秘妙。填写表格,学习一事一议的谋篇布局。
2.回忆你所列的事件,在整个过程之中,你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请一个同学说一说。全体学生试写出表格所列事件中人物的心理变化的关键词。
3.想一想可以在哪些情节中加入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呢?在表格中的事件中标注出来。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展示。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是读中悟写,更是从读学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设置不同形式的练笔,不仅仅是反馈练习,更是实实在在的“吸收”到“倾吐”的语言文字学习过程。】
四、课后成文,整体润色习作
1.课后完成整篇文章,题目自拟,建议互评互改。
2.师小结:课文也是写作的范文,我们要善于运用阅读方法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比如篇章结构,比如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这就是《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
【设计意图:互评互改,是提升高年段学生习作水平的一个有效措施。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形式,也是多元评价的落实。教师的全课总结与开课目标的呼应,有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一事一议
钓鱼的启示 环境描写
写作秘妙 动作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