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这辈子只希望朱莉·贝克离我远点。”她说:“从我见到布莱斯·洛士奇第一眼,我就砰然心动了。”这,就是他们的初见。
如果让我推荐一部青春纯爱的电影,那一定是《怦然心动》。故事非常简单,但导演从男生和女生两个视角来解读同一件事情,看得人很欢乐,同时也能切实感受到男人和女人真是一个来自金星一个来自火星。
1、偏见会让我们错失发现美的机会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朱莉见到了她的新邻居布莱斯,那双忽闪忽闪的眼睛吸引了她,从此对他一见钟情。她追在他的身后,想各种方法与他在一起。小学后他们被分在了同一班里,朱莉更是高兴的不得了。
但这对布莱斯来说却是一场灾难,他想尽各种方法来摆脱朱莉对她的纠缠。班里的班花对布莱斯也有好感,于是布莱斯故意和班花雪梨在一起,但是雪梨除了漂亮外,却也很肤浅,她谈论的话题总是围绕着穿衣打扮。
朱莉对布莱斯态度的变化,也是她成长的一个变化。她喜欢爬在高高的梧桐树上看日出日落的风景。
她发现她爬的越高,眼前的风景便愈发迷人。有时落日泛起紫红的余晖,有时散发出橘红色的火光燃起天边的晚霞。在这绚烂的日落景象中,她慢慢领悟了父亲所说的整体胜于局部总和的道理。
而布莱斯对她爬树这件事却很不能理解,觉得她自以为是。有一天,无花果树要被砍掉,朱莉赖在树上哭着祈求帮助,可布莱斯还是走掉了。正如朱莉对布莱斯说的话,你没有欣赏美的眼光,我为你感到悲哀。
无花果树的事情最终在父亲的安慰中,过去了。朱莉开始反思她对布莱斯的感情,超越布莱斯的眼睛,布莱斯的笑容和布莱斯闪亮的头发,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们总是会习惯从一个人的外貌先入为主的评判,而真正的美是来自内心的独立,自尊和自信。
朱莉不是一个传统的美女,但她不因自己的家庭贫穷而自卑,她有自己独立的主见,明白自己喜好,善于思考,勤劳果敢,这都是看外表所不能发现的。
我喜欢这样的姑娘,不卑不亢,敢爱敢恨,喜欢就去追寻,不喜欢就果断放手。
2、真正的美来自于内心
故事中也讲述了两个家庭的对比,朱莉的父亲是个画家,她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原因是她的爸爸倾尽所有照顾患有精神病的叔叔。但就如朱莉自己所说“我从未因为我们家比别人家差而感到自卑,我也不曾为我家的清贫而感到困惑。我知道我家并不富有,但是我觉得应有尽有,什么都不缺。”
她的父亲对她说画不只是各部分的总合,牛本身只是头牛,草地本身只是青草和花朵,透过林间的太阳也只是一道光,但你若将它们放在一起,就会出现奇迹。
当朱莉呆在无花果树上苦苦哀求哭泣,树下聚了一堆要砍树以及看热闹的人时,她的父亲借来一个梯子,爬上树。朱莉对着父亲委屈说:“爸爸,不要让他们砍树。”父亲眼神坚定地说:“万里山河也比不过我女儿的生命安全。”我不得不承认,我被这句话感动了。
朱莉最终下来了,同时也倍感失落。这时她的父亲亲自画了那棵无花果树送给她,并说希望你永不忘记树上的风光与受享。
父母的爱不在于给予孩子多少金钱,多少享受,那来自心灵的理解和关爱,更会让孩子变得独立自强。
反观布莱斯的家庭,他的父亲道貌岸然,对外人充满了敌意和怀疑。当朱莉好心送他家鸡蛋时,他就怀疑这鸡蛋有细菌,并让布莱斯全部扔掉。
不过好在布莱斯的母亲和外公人很好,所以布莱斯只是高冷,不懂如何表达,实则内心柔软善良。
3、当我们发现自己错了时及时改正就好了
朱莉和布莱斯之间最大的助攻莫过于布莱斯的外公。外公是个有阅历的老头,他从报纸上看到朱莉赖在树上不肯下来的图片,就觉得这个小姑娘特别有骨气,特别像布莱斯的外婆,对她心生喜爱。
他劝说布莱斯当下偏见,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朱莉。
并说出了全剧中特别经典的对白:“有些人浅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些人会渐露平庸,有些人会小有所成,还有人会出类拔萃。但是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绚丽的人。当你真正遇到这一刻,才能明白其中的美好。”斯人若彩虹,遇到方知有。
布莱斯在自己书桌前,打开那份报道朱莉报纸,脑袋里想朱莉说起那种置身树梢的感觉时说就像被高高举起,微风拂面。可哪个初中生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在朱莉与布莱斯渐行渐远的时候,布莱斯对朱莉也怦然心动了,他为朱莉家庭的温馨氛围所感染,他意识到朱莉如此与众不同。
美有那么多不同的形式,我想导演最想表达的就是真正的美绝不停留在表面,它需要我们慢慢去发现。
在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又有多少时候停下来,看看云,听听风,或者用一些耐心去欣赏我们周围的亲人朋友。
美从来都不缺席,只是需要一双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