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枕溪美宿的主人乡里巴人访遍大江南北,一心为自己,也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找一处可以安放心灵的地方,最终他驻足西塘,一个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让枕溪在这里生根发芽。其实,最打动乡里巴人的除了西塘所呈现的悠闲的水乡生活方式和保存完好的那些古建筑之外,还有这里宝贵的文化遗产“西塘三把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设计师乡里巴人和西塘“三把刀”那些不得说的事儿。
第一把刀,指的是钱锦铭的剪刀——剪纸艺术。
钱老先生出身于西塘镇金明村的一户贫寒人家,家中排行老四。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他高中毕业后,只能回家务农。父老乡亲的淳朴,劳作的辛苦,都是他眼中最熟悉的风景。自幼爱好画画写字的钱锦铭拿起笔,趁着午休时光,蹲在土岗上,亦或背倚稻垛,将这些“依稀平常”的景物画进画中,写进诗中。当时做为原西塘公社电影队放映员的钱锦铭,为了做好电影放映前的一张张幻灯片,仔细钻研了《工农兵》画报上连载的《怎样学剪纸》。没想到,他竟然无师自通,自此爱上了剪纸,一发不可收拾。
走进钱先生所居住的“桐村雅居”,一块黑底金字的“赋修堂”匾额悬挂正堂。“西塘古时曾称桐村,雅居是指诗意地栖居。”这是钱锦铭先生口中雅居名称的含义。钱老先生的工作台也略显简陋,一盏台灯、一个茶壶、一座墨砚、几个笔筒、几把刻刀、十几支毛笔,但这个工作台却是钱老先生工作了几十年的行当,在这个桌子前,他创作并发表了上千幅剪纸作品。在桐村雅居的二楼,有一间作品陈列室,展示着近千幅剪纸作品。别看作品静美,老先生的刻刀却有点“落伍”。 钱锦铭用过的刻刀就有五六十把,基本上都是他自己用钢锯条自制而成。当乡里巴人第一次踏入这里的时候,就被这些刀法细腻,线条流畅,纤巧精致的剪纸做品所吸引,更是被老先生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深深地所感动了,一对忘年交一见如故。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当大家都在往大城市赶的时候,钱锦铭老先生依然坚守在西塘,坚守着这份手艺。
现在,只要有时间,乡里巴人就会到桐村雅居转转,和钱老先生聊聊天,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每次都会让忙碌的自己得到片刻的宁静。迄今为止,乡里巴人所有的好朋友几乎人手一册钱老先生亲笔签名的剪纸艺术作品,甚至连国外友人也不落下。乡里巴人迫切地想要把这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播出去,让大家了解它,传承它。他说:“好的东西就要拿来和大家分享,宝贵的东西值得被尊重和传承。”
第二把刀,指的是王亨的刻刀——版画艺术。
王亨父子是西塘望族王氏的后裔,祖祖辈辈生活于此。念小学时,王亨就已学习素描,书包或口袋里经常放着几张白纸,不时就要画上几笔。青年时,他慕名拜识了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已故著名版画家张怀江,从此受其指点步入了版画的创作。《水路漫漫》、《桨声悠悠》、《炊烟袅袅》……
西塘流传一句话:醉园不醉人,醉人不醉园。现在王亨老先生所居的“醉园”,是塔湾街宅院的偏厅,有四进院落。醉园内厅堂碧池,回廊翠竹,经历百年的石阶被时间磨掉了棱角。走进醉园内的的“艺香斋”,仿佛来到了一个黑白世界,几百幅版画挂满墙壁。一方书桌上,几把刻刀,一块枕木。 “一生寄情于江南水乡,半世迷恋在黑白之中。”这是别人给王亨的评价。现今,王老先生已经驾鹤西去,但他对艺术的执着和对生活的态度确依然激励着后人,他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更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浓重的一笔。
乡里巴人也是自幼学习绘画,师从中国当代十大杰出画家张朝阳先生,精通油画.国画.书法等。兴致来了的时候他也会拿起刻刀,创作一些版画作品,或者挥毫泼墨,写上几个大字,权当小酌怡情。王亨老先生对水乡的眷恋,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无一不引起乡里巴人深深的共鸣。通过老先生的一幅幅作品,他仿佛林听到了这位优秀的民间艺术家心底最真挚的心声:用艺术演绎水乡,让水乡成为保护传播宝贵文化艺术的载体,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第三把刀,指的是徐永明的竹刀——竹雕艺术。
徐永明老先生是一名中学物理教师,老家在俞汇乡,那时的村里村外有成片茂密的竹林,层层染染。对竹子,徐永明有种与生俱来的亲切。青菜螳螂、南瓜组合、荷叶青蛙……细看徐永明的竹雕作品,总会让人爱不释手。
他居住的“水阳楼”,属于典型的清末民初建筑,堂楼式结构,外观为石库门、风火墙。随处可见的珍藏古玩、书画和楹联,为居室增添了浓浓的儒雅之气。卧室内精美的雕花大床更是在电视连续剧《画魂》中几度亮相。
竹子,对于乡里巴人来说更是仿佛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古人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对乡里巴人最真实的写照。安吉竹海,临安竹乡,电影《卧虎藏龙》拍摄地木坑竹海,桂林山水特有的毛竹……他几乎访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每到一处,只要有竹林,乡里巴人必定会造访,甚至还会和当地农民一起挖竹笋,亲自感受收获的喜悦,接受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去过枕溪的人都知道,整个空间几乎除了土建结构以外,目光所及之处几乎全是竹子。足以可见乡里巴人对竹子近乎执拗的喜爱。当他第一次见到徐老先生的竹雕作品时,满眼都是惊喜,在这些构思精巧,惟妙惟肖的竹雕作品里,透露着的是满满的超然与情趣,这正是乡里巴人一直渴望并追寻的。
古朴的宅院,藏隐于其间的这三把刀,让乡里巴人回味久久,感慨多多!感慨这生活着的千年古镇中寻常百姓人家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感慨那“生活就是创作、创作就是生活”的草根文化及其演绎的平而不凡的艺术魅力。感慨之余,乡里巴人干脆把枕溪安在了西塘,让枕溪与“三把刀”为伴,并且致力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将他们发扬并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喜爱它们……
如果您也热爱民间艺术,追求宁静的水乡生活,不妨来位于下毛家弄枕溪美宿瞧一瞧。枕溪由江浙沪知名设计师老板乡里巴人亲自操刀设计,被誉为西塘最具特色的民宿。环境一级棒,服务超贴心,还免费供应中西精致早餐,运气好碰到乡里巴人在店里的话还可以一道喝喝茶,聊聊天,听听他对西塘三把刀与众不同的解读,绝对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