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短暂交错,尾声潮落,致敬这场遇见。
——题记
从重庆最美街道——中山四路,一直走到尽头,与周公馆共墙相邻的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小楼便是曾家岩书院。
01书香弥漫的前世今生
从书院入门处简介牌中得知,该建筑始建于清末,为本地望族书院。1915年改为女修院学堂,1937年为国民政府警察局,1949年为新中国派出所,再至后来的大杂院和老茶馆。百年时间的流转,几经沉浮,终于找回最初的模样,2018年修缮后,以曾家岩书院的身份重现人们面前,延续城市文脉。
虽经历多次拆改建,至今仍保留着民国建筑与法式建筑风格混搭的拱券回廊、小青瓦、歇山式屋顶。
这座老房子,像一位沧桑又坚定的守望者。历经悠久时光,屹然矗立在嘉陵江右岸陡峻的山脊上,栉风沐雨,见证重庆人和重庆城的岁月传奇。
02原来你是这样的书院
如今书院大门,二门依然很好地保留了清末民初巴渝民居的二进石朝门格局。
走近书院,只见大门门楣石匾上刻着“从善如流”,四个大字,苍劲流畅,透着浓浓的书卷气。使得初次到访的人们也能感受到它那古朴,温和,典雅的气质与氛围。
门侧木制牌上刻着“曾家岩书院”,下方标志牌写着“国民政府警察局旧址”,彰显着它独特而深刻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跨过门槛,走入书院,是一条以青砖铺地的甬道,甬道两边斑驳的高墙,印着岁月的痕迹。巷子端头,生长着一棵黄葛树。枝繁叶茂,斜斜掩映小巷。真真是出则繁华,入则静谧。
听老人说,黄葛树是重庆的“市树”,象征着自强不息,开拓包容的人文精神。
拐个弯,就是二门了。二门也是石门,门上悬挂匾额,写着“曾家岩书院”;两侧楹联写的是“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出自清代礼部尚书姚文田的自题书房对联。
书院牌匾和楹联是著名书法家毛峰先生所撰写。浓郁的汉简和人文风格,让这一处安静之地又得雅致。
朝里看,门内是小小的门厅,老式座钟,镜台,瓷器等老物件儿,引人重回过去,时光在此刻真正慢了下来。
跨进门厅,左侧是走廊,走廊这一端是雅间,其余廊边一溜的圆桌木椅。想来,无论是在此处看书饮茶,或只是坐着吹吹江风,都是极好的。
推开右侧黑漆木门,便是一楼藏书区。四面齐墙的木制书架上各类书籍摆放齐整。据了解,整个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书院藏书超6000册,以民国主题为特色。藏书种类繁多
,有古典名著,现代畅销书,哲学思考,艺术赏析等。
书院内还有一个特色陈列区,展出民国时期的抗战文化,中共中央南方局以及民间生活等方面的出版物,文创产品等。
沿黑漆木质楼梯转折而上,是二楼的休闲茶吧,桌上摆放着复古台灯,左右两面墙都挂着老重庆的照片。
推开房门,二楼外面是一个小花园,这里可凭栏眺江,俯瞰嘉陵江和曾家岩大桥。山城、桥都、江都之景,尽收眼底。
脚下轨道交通二号线不时有轻轨快速穿过;再远处是错落的现代建筑物;而身旁是白墙、青瓦,木窗。仿佛穿越了时空,令人恍惚不知身处何地。
回到楼下,书屋出来沿走廊向前,是“穿行在重庆”主题影像展,展厅从一楼延伸至二楼。查询资料得知,有500余件展现重庆新老城市风貌、建筑、生活百态的展品和实物,都在这里一一呈现。
两个展厅,八个章节(重庆时间 ;故城遗珍;风化先开 ;战争风云;立体交通 ;长江长江;城市更新 ;防空洞 )多维度地展现重庆千年的历史记忆。让前来观展的人们沉浸式体验,感受文字,影像,地图,图画等载体所构建的“有深度”的重庆。
此刻,我才深深感悟到“上曾家岩19号,这是一个充满历史和特色的角落。它有自然的清新,更有历史的厚重。”
03总有一座书院留在你的记忆中
犹记《忆重庆岁月》一文中写道:“今日之重庆,已成享誉全球的魔幻之都;它展现在世人眼前的,从来就不是一马平川的凡夫细腻,它高低起伏、跌宕曲折,一个转街过巷,眼里便是百样风情。”
5月9日,听闻书院将于月底31号永久关闭。5月23日,一早便赶往书院。在这里遇见很多人,大多和我一样,是前来书院同框合影,进行最后的告别打卡。
一座小院,一本书,一杯茶,半响时光一晃而过。临走之前,我拿着一沓书院明信片,去盖上纪念印章。
有遗憾,有唏嘘,也仍含向往。
万物皆在路上,只好互道珍重,再见。
想起切斯瓦夫·米沃什《但是还有书籍》中的诗句:“但是书籍将会放在书架上,此乃真正的存在。”
是的,还有书籍,我们便永存。
后记:
如果说,最后还想对书院说一些什么,我想借用,米沃什另一首诗《废墟中的一本书》来表达:
于是,
在一本从废墟中,
拾起的书里,
你看见一个世界喷发出来,
以及遥远的,沉默的过去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