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你的自爱力系列第5篇(写给女人)———你配得那些美好吗?

女人啊,
当你开始爱自己,
全世界都会来爱你。


上次我们聊到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带着某种伤害长大成人。

我们知道这些来路,是要很好的疗愈自己,帮自己把童年时期封存起来的自信和力量找回来,而不是要去归罪谁,去把自己的原生家庭当元凶,把自己当受害者,什么都怪罪于原生家庭。

任何时候,我们都有一种权利,那就是选择权,我们都有机会做出选择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改变的第一地步,是觉察。

如果连觉察意识都没有开启,就是说你都没有看见有问题,那问题在哪里,改变又从何谈起呢?

我举个例子,

你和一个朋友吃饭,十几年来从来都是你买单,你已经习惯了,对方也理所当然,哪怕你心里不舒服,你也不好意思说。这样的感觉慢慢累积,就会造成你一见到贪小便宜的人就打心底里厌恶或者本能的抗拒。

当你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相同的人相同的场景的时候,你就会触动这种感觉。这就是旧有模式对我们的控制。

如何去有意识的改变呢?

我们可以从每天习以为常的几个时刻开始练习。


比如你进出小区,以前是从来不跟门卫打招呼的,现在开始,你面带微信:你好,谢谢你。

比如你对家人的出门或者回家都不在意,那么,从现在开始,你给他们一个深情的拥抱。

比如从来都是你主动打电话给男朋友,从来都是对方先挂掉电话,那么,从现在开始:1.不主动发信息打电话2.接电话一定要铃声的最后再接电话,主动先结束电话。3.回信息就事论事,简单回应。

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知识不是囤积了很多有用,是要拿起来用起来才有价值。如果你真想改变和成长,请你好好练习一下,如果你做了,行动了,体验了,才会真正拿回属于自己的力量。


大部分人潜意识里都有一个限制性信念,就是对自己的怀疑,否定,自卑感,这个不配得的底层信念会对一个人形成巨大的限制。比如我小时候,父母整日忙于生计,很少关注我,我怎么卖力干活,他们也从来没有表扬过我,更谈不上无条件的爱和认可。于是,我就要通过更努力的表现或者生病这个状况来获得他们的关注和爱。这种配得感的缺失就一直延续到成年。不管已经创造了多大的成绩,内心都有一个惶恐的声音:我不值得。

这种不配得感对我们的影响有三个大的方面:

1.影响爱情和婚姻。

如果一个人是自卑的,她在爱情婚姻里就会采用讨好,牺牲的模式去与伴侣相处,但是自己内心又很憋屈,积攒了很多的愤怒不平的情绪,自己很不快乐。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小S ,朱丹,她们都在自己的主持领域非常优秀了,但是在家庭婚姻里,完全没有配得感,无底线的原谅对方,迁就对方,委屈求全的生活着。虽然物质生活上完全不依赖对方,但是她们俩惊人的相似都不停地秀恩爱,老公却不配合,就一直自欺欺人地骗大众骗自己,连出去寻找出路的力量都没有。就像那些被驯服的大象,明明可以挣脱细小的僵绳,但是因为小时候被套住没有力量挣脱的感觉一直在,哪怕它们的今日力量已经巨大无比,它们也不会有这个念头去挣脱了。

第二方面影响事业。

害怕自己不能,口头禅就是:我不行。职场上,事业上,当有任务来临,总会退缩,不愿意去尝试。

第三方面.自卑与自负同在

人的意识是多重的,矛盾的,一方面觉得自己不够好,一方面又不服输认为自己比别人强,一个自卑的我和一个自负的我相互攻击,轮流坐庄,既不果断的的挥刀自宫,又不甘心认命。一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一会觉得自己太怂,恨不能洪七公附身。

真正的成长就是整合这两股力量,相信自己值得无条件的爱,相信自己值得更美好的东西。这样自己就不会感觉分裂,内心的力量才会越来越合一。

送上一个赶走”我不配”的冥想练习。

找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和时间,用一个你自己感觉舒服的坐姿坐着,背部挺直,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闭上双眼。

把你这些年对自己的否定,怀疑,不配感想像成一个具体的东西,可以是一个人的样子,可以是一片云,一团光,一种颜色,总之,任何物体都可以代表它。

然后,它走过来了。你微笑着告诉它:你好呀,我看到你了,你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这很正常,我接受你存在在我的生命里,并允许你安静地呆在我身边。但是,我现在仍然要做我该做的事了。

重复两遍,试试看内心的感觉。

你看到你内在的那个哭泣着的孤单的小女孩了吗?试着抱抱她,亲亲她,告诉她,无论怎样,你都不离不弃无条件的爱她。


通过这样的冥想练习,我们可以接纳这部分意识,不会对这种自我怀疑感到惶恐和不安,也不会被它牵着鼻子走,而是可以很中立的去面对它,从而让自己的内心建立起越来越笃定,扎实的力量感和配得感。

通过这样的冥想练习,我们还可以更好地把精力投放在自己当下在做的事情上面。每当不配得感觉又一次出现,我们都可以再做这个练习。

我想,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一路迷茫后找到的一条自我改变的路。

今天开始,以文字的形式分享给你,愿你从现在开始,学会真正的爱自己,去探索那个真正的自己,开始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成为你生命的掌舵者。

下一期,我们再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