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舅”的视频火遍了网络,“精神内耗”这个词被更多人知道了。“精神内耗又称心理内耗,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所谓的内耗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不是身体疲劳造成的,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心理失落造成的一种状态。”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内卷化”中挣扎生存,在巨大的压力下,“精神内耗”不知不觉地笼罩着我们每一个人。
俗话说,人比人更气人。在一定程度上,攀比与竞争可以激发人的斗志,鼓励人积极进取,以达到自己的目标,赚取所谓的“面子”。同样,在人与人的比较中,有的人能得到虚荣心的终极满足,有的人则会产生无限的自卑。
我一直在思考朋友圈的意义。我觉得窥探别人的生活,是了解朋友近况的窗口,是充实、充实、满足自己的平台。我沉迷于这种和别人绑在一起,看似参与别人生活的快感。
但是,后来我渐渐发现,对于今天这个普遍浮躁,精神内耗的时代,朋友圈带来的焦虑和痛苦远远大于朋友圈的初衷和满足。看到前男友在朋友圈拥抱美女,你会去找睡不着觉的麻烦吗?
当你在朋友圈看到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别人一起旅游却不邀请你,你会失落吗?
当你看到一个原本穷困潦倒的朋友变成了富翁,你会感叹命运的不公平,运气不好,甚至羡慕吗?
我们在朋友圈收获了什么?微信业务全是广告?是亲戚家孩子的成长视频吗?是长辈转发的养生秘籍吗?还是成功人士吹嘘的所谓“成功的学习经验”?
我不否认我们在朋友圈看到朋友的日常生活,通过点赞和评论来维系感情;我不否认我们会从朋友圈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从而抓住机遇,提升自己。
但对于内心有精神摩擦的人,他们会感叹为什么找不到这么帅这么漂亮的对象,为什么不能去天涯海角旅游,为什么生活平淡,羡慕别人朋友的“精彩人生”。曾几何时,我们发朋友圈,成了精心设计的炫耀。曾几何时,我们看朋友圈,成了自己的烦恼。
有多少人花几个小时制作图片,只是为了发一条漂亮的朋友圈,用别人虚拟的赞美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有多少人在做某件事之前,在旅游目的地到达之前,想到要在朋友圈发布文案?
有多少人,每天沉浸在朋友们看似光鲜、富足的生活中,却因为羡慕或嫉妒而改变了原本的目标和方向,不自觉地模仿和追随朋友圈里的生活。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每个人都可以在无数的自媒体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生活。然而,却有无数人被困在别人精心演绎和创造的“精致生活”中,忘记了自己是谁,想成为谁,忘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方向。
刷刷朋友圈,我本可以看看书,练练书法,陪陪父母,但我却把时间花在了浏览广告,担心自己,羡慕别人。
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有人花三五分钟写一篇无聊的明星花边新闻,无数人花三五分钟点一个醒目的头条,然后迅速刮开。
短短三五分钟,我们聚沙成塔需要几条人命?看娱乐八卦没什么坏处,但是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你不想被这个浮躁的时代推开,如果你觉得看别人的生活会让你焦虑,那你不妨关闭朋友圈,卸载短视频,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默默去做,不告诉别人,不炫耀给别人看。
人生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一味羡慕别人的生活,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活。关闭朋友圈是我们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