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叔夜此诗,豪壮清丽,无一点尘俗气。
凡学作诗者,不可不成诵在心,想见此人。虽沉于世故者,然而揽其余芳,便可扑去三斗俗尘矣,何况探其义味者耶?故书以付榎,可与诸郎皆诵取,时时讽咏以洗心忘倦。
予尝为诸子弟言:“士生于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予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士之处世,或出或处,或刚或柔,未易以一节尽其蕴,然率以是冠之。”
译文:嵇叔夜这首诗,豪壮清丽,没有一点尘俗气。
凡是学诗的人,不可不把它熟记在心,眼前就像看见了这个写诗的人。即便是尘俗中人,只要读过这首诗,都会因为它的余芳,扑去身上三斗俗尘,更何况是沉浸诗文的风雅之士呢?所以,我把这首诗写下来,付与榎侄,你可以和诸兄弟一起学习,时时诵读,以洗涤心胸,忘却疲倦,振作精神。
我曾经向子弟辈说:“士生于世,可以做很多事,唯独不可以俗。俗了,这个人就没有法子医治了。”有人问我:“什么样的人才是不俗呢?”我告诉他:“这很难说。你看这个人的平常起居,和俗人也没有两样。然而有大事临身,其志凛然不可夺。这就不是俗人。人在世上,或出或处,或刚或柔,很难从小事上看透他的底蕴。但是都能用这个法子去鉴别一个人。”
这是黄庭坚写给子侄的家书,推荐嵇叔夜“豪壮清丽,没有一点尘俗气”的诗,强调“凡是学诗的人,不可不把它熟记在心,眼前就像看见了这个写诗的人。即便是尘俗中人,只要读过这首诗,都会因为它的余芳,扑去身上三斗俗尘”。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叫黄庭坚如此推崇呢?
黄庭坚,宋代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并称苏黄。被黄庭坚文中所赞的:“豪壮清丽,没有一点尘俗气”的诗人嵇康,字叔夜,曹魏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
《晋书》记载:“康早孤,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凤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嵇康之兄嵇喜赞说:“家世儒学,少有俊才,旷迈不群,高亮任性,不修名誉,宽简有大量。学不师授,博洽多闻,长而好老、庄之业,恬静无欲。”
嵇康作为“竹林七贤”精神领袖,崇尚老庄,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向往归隐山林的出世生活。因不满司马氏集团专权,不愿入朝做官,得罪了权贵,被司马昭杀害。在刑场上,嵇康顾视日影,从容弹奏《广陵散》,曲罢叹道:“广陵散从此绝矣!”嵇康就节赴死,时年三十九岁。
嵇康幼时丧父,是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幼年聪慧过人,博览群书,通晓各种技艺。成年后喜读道家著作,他曾说:“老庄,吾之师也。”他赞赏隐士闲适生活,修炼养性,炼丹内服,弹琴吟诗,不愿做官。好友山涛举荐他入朝为官,他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表示不与世俗合流,“虽饰以金镳,飨以佳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嵇康与阮籍、山涛、刘伶、向秀等七人常聚竹林饮酒赋诗,得意时袒胸露腹,放浪形骸,不拘世俗。山涛赞其为人:“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如此卓然不群的才气俊杰,却又“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与山巨源绝交书》)。生性疏朗洒脱,不拘世俗,宽简大量。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称赞道:“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嵇康喜打铁。他在家门前柳树下支起铁炉,向秀(竹林七贤之一)拉风箱烧火,嵇康执锤锻铁。适司吏校尉钟会前来拜访,嵇康把他凉在一边,钟会悻悻而去,从而结怨。
嵇康与吕安吕巽兄弟有交往。吕安之妻貌美,被吕安兄长吕巽迷奸。吕安愤恨,意欲状告吕巽。嵇康劝吕安家丑不可外扬,为了门第声誉忍气吞声。然而畜生不如的吕巽反过来恶人先告状,污告弟弟吕安不孝,吕安因此被官府收监。嵇康非常愤怒,出面为吕安作证,由此触怒了司马昭。素有旧怨的钟会趁机陷害,指责嵇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撺掇司马昭处死吕安和嵇康。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记载:“嵇中散(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
三千太学生联名上书请求赦免,人们是有多么的喜爱他啊!而嵇康在刑场上环顾日影,从容弹奏《广陵散》,不忧自身将死,却忧《广陵散》将绝,这是何等的气度!他的轻时傲世,独立不羁,招来世俗小人嫉恨,终致杀身之祸。“海内之士,无不惋惜。”
黄太史谓之“临大节而不可夺,”正是嵇中散的真实写照。处在政治风云突起,世道瞬间万变的动荡年代,能够坚持操守,不为名利所迷惑,这才是魏晋风流,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嵇中散诗句欣赏:
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鉴乎古今,涤情荡欲,何忧于人间之委曲?(《卜疑集》)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翁,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送秀才入军》)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