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年轻干部腐败问题 打牢反腐倡廉时代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要求年轻干部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他还提出,年轻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近年来,我们党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同时也出现了腐败年轻化现象。为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必须高度警惕并有效治理年轻干部的腐败问题,让年轻干部真正年轻有为,而不能胡作非为,更不能走上腐败的不归之路。

一、年轻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原因分析。

一是年轻党员干部自我要求不严,纪律规矩和法律意识淡漠,违纪违法低龄化现象突出。由于涉世不深,缺乏社会阅历,加之纪律规矩淡薄、法律意识淡漠,一些年轻党员干部在是非、风浪面前禁不起考验,遇到别有用心之人,很容易成为“围猎”的对象和利用的工具。二是目无纪法,见利忘义,把工作岗位当成为个人谋利的工具。个别年轻党员干部见利忘义、见钱眼开,通过非法手段谋取大额利益,违纪违法情节严重。三是缺乏社会责任感,权力集中或资金密集的岗位人员问题多发。有的年轻党员干部心思不在工作上,缺乏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法意识,而所在的岗位资源、资金富集,故只要违纪破法的口子一打开,便一发不可收拾,短时间内大量敛财聚财,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四是“三观”扭曲,思想道德严重滑坡。有的年轻党员干部整天沉迷于网络,在虚拟世界中天马行空,在真实世界里无所作为。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了问题,贪图享乐,贪慕虚荣,玩物丧志。五是缺乏严格的教育和监管。由于用人单位缺乏严格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监管,一些年轻干部入职后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不够,私欲膨胀,容易被不良嗜好和物质欲望冲昏头脑,甚至不惜以身试纪试法。六是辅助性岗位、公益性岗位人员问题易发值得警惕。这些人员大都“非专业出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上岗之前未经过正规严格的培训,而用人单位对这些人员的管理相对滞后,提供的待遇也偏低因此,面对监管漏洞和岗位权力的诱惑,这些人员极易发生违规违纪和违法犯罪问题。

二、年轻党员干部反腐倡廉建议。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年轻党员干部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相对较高,但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即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对国情、社情、民情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宗旨意识和为民服务情怀相对淡漠,关键时刻难以掌控自己。为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年轻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年轻党员干部传承好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努力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二是加强纪律规矩和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增强纪法意识。针对年轻党员干部工作时间不长、基层历练不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树牢,拒腐防变的能力较低,但却在重要岗位或者关键环节任职,极易出现问题的实际,加强年轻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和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树牢纪律规矩意识,知敬畏、存戒惧、明底线、守纪律,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三是严把选人用人关口,从源头上做好防范。在人员招聘、干部考录中,在强调专业化的同时,把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格、行为习惯、个人修养、纪律观念等当作首要要求,严把政治关、思想观、廉洁关、素质能力关。同时,有针对性地抓好干部任前培训,让年轻干部带着政治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上岗怀着敬畏之心入职,在职业生涯中扣好“第一粒扣子”,走好第一步。

四是抓好日常教育监管,防患于未然。年轻干部大都思想活跃,用人单位和党组织要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决不能在日常监督上缺位。要经常开展交心谈心,将不良现象和苗头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绝不能“只用兵不管兵”,为日后的违规违纪和违法犯罪埋下祸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