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好多书,却从来没有输出过。有时想想确实挺遗憾的,今年定个小目标,尝试输出文章。
借用梁宁老师一句话鼓励自己:“世界如此精彩,你怎可置身事外?”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
这本书简直太好看了!
好看在于通俗有趣的故事延伸出很深刻的道理;好看在于故事中四个小角色里,定有一个角色映射到自己;好看在于其“下午茶时间讨论”模块非常实际!
作为一名产品设计师,我们都知道如果你的产品很难用一句话描述清楚,那很可能就是你的产品定位不清晰,方向不明确。而同样这本书整体也表达一个点,那就是“拥抱变化!”
故事的角色设定是从人的两面性出发,即“简单的一面”和“复杂的一面”进行延伸,进而引出四个角色:嗅嗅、匆匆、哼哼、唧唧。
“ 简单的一面”代表是小老鼠嗅嗅和匆匆。嗅嗅可以及时嗅出变化;匆匆是立刻采取行动。换句话说,他们头脑简单,行为就是“干就完了”。
“ 复杂的一面”代表是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哼哼在自己舒适区否认、抵制变化。唧唧是发现变化能带来更好的生活进而进行调整。他们拥有分析、调整的能力、有复杂的情感。但是,往往也因此患得患失,阻碍其前进的步伐。
故事开始从四个小家伙寻找奶酪开始展开。每天,四个小家伙都在迷宫中奔跑,寻找自己喜欢的奶酪。当然他们的要求也不相同,对于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他们找到硬奶酪磨牙就可以了;但对于小矮人哼哼和唧唧,他们大脑中则充满信念和情感,他们要寻找一种特殊的奶酪,并且相信奶酪可以给自己带来幸福感和成就感。
终于有一天,他们找到了奶酪C站,这里有一大堆各种各样的诱人的奶酪,意味着很长时间的食物有了保障。不久,他们都形成了自己的习惯。嗅嗅和匆匆依然每天很早起床,按照固定的线路到达奶酪C站;而哼哼和唧唧一开始也如此,但时间一长,小矮人习惯发生变化,他们越来越懒,并且最后慢吞吞的到达奶酪C站。因为他们知道,既然已经知道奶酪C站位置,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一天天过去了,时间推移并未改变嗅嗅匆匆的习惯,它们依旧每天很早到达奶酪C站,然后嗅嗅、挠挠看今天的奶酪与昨天相比有什么变化,然后开始享用奶酪。突然一天早晨,它们到达奶酪C站,发现奶酪没有了。它们并未惊讶,因为它们知道奶酪在一天天减少,本能告诉他们下一步该怎么办。他们再次开始了他们的迷宫探索,主要也是因为它们没有足够复杂的脑细胞支持它们进行复杂的思维分析活动。同样的,两个小矮人也发现奶酪不见了,但是他们毫无准备。他们开始分析思考:“谁动了我的奶酪?”“谁侵害了我们拥有奶酪的权利?”……
经过一段时间等待,C站依旧是空空如也。随着他们精力渐渐耗尽。终有一天,唧唧开始嘲笑自己:“唧唧呀唧唧,你看看你,天天过着重复的生活,事情还是没有转机。还有更滑稽的吗?”这个时候唧唧开始进行转变,虽然他不喜欢重新奔跑和寻找,他害怕迷路,他害怕找不到奶酪。但是远处可能有的新奶酪吸引着他。而这个时候哼哼依旧在抱怨,在等待,甚至在唧唧找到些新奶酪给他吃,都被他拒绝,他说他不习惯新奶酪的味道。
故事结局是嗅嗅、匆匆、唧唧都到达了奶酪N站,享受到更多美味的奶酪。特别是唧唧,他对过去犯的错误进行了反思,尽管现在N站奶酪很充裕,但是他依然去迷宫探索新的区域,了解新的情况。而此时的哼哼……
把故事大致串了一下,帮助朋友们快速了解故事,节省大家时间。但是还是建议有时间的朋友们可以看看这本书,因为有很多细节很值得推敲。譬如:“小老鼠嗅嗅和匆匆,到达目的地后,会把鞋带系在一起,然后挂在脖子上,才开始享用美味的奶酪”。文章描述的小细节不仅很有趣味性,而且有很大的寓意,预示着它们时刻准备着,在它们需要的时候可以迅速穿上。当然映射到我们自己,也告诉我们要时刻准备着,因为我们随时要应对变化,当然我们也需要随时抓住机会。
从故事引申到自己实际生活中,其实身边就有唧唧这种类型的人,上级领导就是。她总是能及时嗅到公司各事业部变化,并结合本部门业务,看能进行哪些合作,进而做一些事情。
至于自己也尽力向唧唧这个方向努力。自己就身处于变化很快的互联网行业,换句话说奶酪随时可能被动。这时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对于刚换了工作的自己。如何更快速了解业务?如何更好的配合各部门?如何树立自己形象?如何结合之前的经验与现在工作进行接轨?
如何更快速了解业务? 1.群里发的文件,不管是竞品资料,还是方法论等都值得一看。虽然很多都看不懂,但这正说明自己需要进步,还有好多知识自己有机会可以学到。 2.同事的周报。周报里面囊括了的各类的工作内容。相对1来说更容易理解,是目前很不错的方式。 3.文章。领导时不时在群里会发一些文章,优秀人的敏锐眼光,你懂得。 (了解业务,能让自己能站在更高维度思考问题。)
如何更好的配合各部门?目前按照“项目的时间紧急程度”以及“项目所用时长”进行。譬如:1、2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事可以考虑向前放,目标就是快速完成。
如何树立自己形象?这个借用罗振宇老师的话:事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当然具体到自己的工作中,保证稿件必须按时完成;如果不能,提前报风险,并说明原因。
如何结合之前的经验与现在工作进行接轨?目前想到一个就是:以前讲座海报经验可以复用。因为现在部门时不时会开展直播讲座来对商家进行培训。而且,现在海报都是其他部门支援,也是有一些不足之处的。等过段时间不忙了,可以接手过来。譬如可以植入真人,更大程度扩大部门同事的个人影响力。相信以后还能碰撞出来更多点子。
最后,希望这本有意思的书也能给大家很多启发。书中作者也说了“有些人认为道理简单,自己无所不知,觉得没学到什么东西”。其实,自己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因为道理简单,就觉得侮辱了自己的智商。相反,更多是因为自己无知,而无法看透更深的寓意。对知识存在敬畏,让其更大限度地被开发,被自己所用。最后,用奇葩说里傅妈一句话结束,“成年人也该看看童话,不同年龄阶段看童话,会有不同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