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作品。书中的主人公和作者太宰治的生活极其相似,是太宰治的自传体小说。
他出生于东北地主家庭,从小体弱敏感。中学时期开始迷上文学,高中时期立志于文学创作开始,发表自己的随笔。1935年凭借《逆行》获得第一届芥川奖候补作品。1945年女学生获得第四节北村透谷文学奖。太宰治一生多次渴求解脱,在自我放逐与沉沦中放逐了自己的生命。
书中充满了纯粹和敏锐的感受性,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它以个体和隐秘的方式闯入读者心中,相比于西方浪漫主义作家,这本书更加的朴实,抒情。
本书的开头是以“我”这个主人公,见到大庭叶藏的三张照片后,从而引出叶藏一生的“自述”。
这本书急剧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现实,主人公从儿时起就对外人产生恐惧,但尽管恐惧,却割舍不掉对人们的情感。
尽管书中的最后,他说自己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福,可他终究还是选择活了下来。
纵观全书,我所看到的太宰治并不是人们口中所说的那样传达悲观和绝望。相反,他正使用所擅长的戏谑创作手法,来揭示人在道德和情谊下隐藏的阴暗面。这本书与《活着》有些相似。
与其说他人间失格,倒不如说这是一个经历迷茫、恐惧、绝望、逃避后的孩子,最后仍旧决定继续生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