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取义

看到这张照片你想到什么?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这个流传的图片,意思是多么可爱的小朋友,你看到他明亮的眼睛么?我一开始以为是瞎子,遭受过暗黑的过去。实际说是逃难到英国的吉普赛人,在欧洲地区的难民,没有得到帮助,生活在极度的困境中。图片配合文字朋友转发,我们很难不去起恻隐之心。

可恰巧我看了一本书,就是拿这为吉普赛小男孩的照片说事,大意是讲人有天生的基因能力,然而这个民族的生存特点讲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先看原文:

很漂亮的一个男孩,是不是?注意到了么,他的眼睛?这不是特效,这男孩的眼睛就那么亮。这个男孩是海洋吉普赛人(Sea Gypsies),他们的眼睛都这么亮。

海洋吉普赛人生活在泰国西海岸附近,属于游牧民族,只不过,他们以捕食海鲜为生。他们生命中的绝大部分都漂流在海上。这个男孩就是在海上出生的。他 们在学会说话学会走路之前就能够学会游泳。他们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设备的情况下轻松潜入水面30英尺以下——有个叫做苏鲁的部落,他们常常要潜到75英尺之下去采珍珠。他们能够控制并降低自己的心率,进而控制自己的氧消耗,他们可以在水下滞留很长时间,往往两倍于普通人以上。

当然,最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眼睛。他们可以在水下保持良好的、甚至更好的视力。因为他们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瞳孔尺寸,能够把瞳孔缩小22%。而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瞳孔的收缩尺度是固定的(由人类的基因决定的),并且应该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受制于“自主神经系统”。

科学家们认为,这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大脑的“可塑性”(Plasticity)造成的。因为科学家Anna Gislen以及她的同伴把海洋吉普赛人带到欧洲,很快就教会了一群瑞典孩子如何收缩瞳孔。现在科学家们相信,大脑的可塑性极强,并且从始至终一直存在着这种可塑性。一切来自外部的刺激(尤其是系统 的训练)都会对我们的大脑产生影响,而大脑的结构和功能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这是一个大谣言,可是问题就来了:

1·谣言的从哪里而来,谁制造传播了谣言?

2·为什么总是有传不完的谣言,传播谣言的动力是什么?

3·谣言为什么传播这么容易,没办法验证阻挡么?

我思考过后分析几点:

1·谣言断章取义截取了部分事实,确实是吉普赛人,但是是在泰国的吉普赛人,而且是细分海洋吉普赛人。

2·像写作一样,谣言打动了人心,带入了情绪,同情怜悯的人类善良之心。可是这个善良之心要发到朋友圈么?复制黏贴,发出去就是表达为了自己的善良同情,实际上我看根本没什么作用,也只是转发之人的假良善,就算是真实的也只是沦为工具而已。

3·真心想求证也需要看个人能力的,简单转发多省事,还表达对于弱者的爱护,自然有人转发图片和错误的评论。(下次我要标记这类朋友圈转发者,证实后拉黑)而求证事实,需要在网络上找到真实资料的能力还要花费时间。

4·谣言都有诉求,这次就是表达欧洲政府和英国政府不满,对待难民的政策极其不友好。

断章取义的文字,主要表达目的是为掩藏真实的、丑陋目的而主动生成的,这无益于我们的生活,浪费我们的注意力和时间、生命、你说该不该拉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总会没来由的感觉累、沮丧,觉得没有存在感。尽管有一大堆工作要做,还是能盯着角落里的蜘蛛结网一整天。没有人喜欢我,...
    YNow阅读 4,332评论 0 0
  • 1 23岁,初出校门,还是个世事未经的小丫头。 从小就听爸妈老师的话:在小学,要好好读书,争做少先队员;在中学,要...
    北渡姑娘阅读 1,761评论 0 1
  • 我也记不清,我现在多大了,反正年龄是需要保密的,所以不详写,我是一只英短虎斑猫,有一个比较帅气的名字叫虎仔,据说是...
    食美者阅读 3,097评论 0 1
  • 听说做菜好的人嘴叼。但在我身上却完全不适用。本身就是个二级残废,却偏偏又是个嘴最叼的残废。这样的客人,换哪个主...
    Camille陳卡米阅读 962评论 0 0
  • 晚上回家的时候,忽见火车站里灯火通明,这是很久都不曾有过的热闹景象了,我忍不住走进去看了看。 候车室里验票、安检,...
    竽头人生阅读 3,818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