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婷365日写作计划第47天的写作内容
本次写作是基于本书的第十七章,第十八章。
这两章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如何阅读哲学书。
细节是怎样的?
第十七章讲述阅读科学与数学的要点--论述,第十八章讲述阅读哲学书的要点--思考。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
首先,这章不是有关阅读一种科学与数学的建议。而是限定于两种形式的书:
一是伟大的科学与数学的经典之作。
二是现代科普著作。
阅读科学经典名著,有两个困难:
第一,有关论述的问题。科学基本上是归纳法。
第二,数学的问题。
你要记住,你的责任不是成为这个主题的专家,而是要去了解相关的问题,在阅读时就会轻松许多。
关于科普书的重点
科普书是为了广泛的大众写的,不是为了专家而写的。
科普文章通常比科普书要容易阅读,不过并非如此。
但是,在阅读这些文章时,我们只能靠记者为我们过滤讯息了。
如何阅读哲学书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哲学来自怀疑,那必然是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的疑问,只是大多数人的疑问也就止于孩提时代。
成人复杂的生活阻碍了寻找真理的途径。
伟大的哲学家总能厘清生活中的发杂,看出简单问题的差别--只要经由他们说明过,原先困难无比的事就变得很简单了。
如果我们要学习他们,提问题的时候一定也要有孩子气的单纯--而回答时却成熟而睿智。
哲学家提出的问题
我们讨论的两种问题,区分出两种主要不同的哲学领域。
第一组,关于存在与变化的问题,与这个时间上存在与发生的事有关。
第二组,关于善与恶,好与坏的问题,和我们应该做或探寻的事有关,我们称这是隶属于哲学中实用的部分,更正确来说该是规范的哲学。
哲学家找出答案的方法不是观察探索,也不是寻找比一般人更多的经验,
而是比一般人更深刻地思考这个问题。
哲学风格
虽然哲学的方法只有一种,但是在西方传统中,伟大的哲学家们至少采用过五种论述的风格。
1.哲学对话:第一种论说形式,虽然并不是很有效,但首次出现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
2.哲学论文或散文: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最好的学生,他遗留下来了一些针对不同的主题,异常难懂的散文或论文。
3.面对异议:中世纪发展的哲学风格,以圣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为极致,兼有两者的风貌。
4.哲学系统化:在17世纪,第四种哲学论说形式又发展出来了。这是两位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与斯宾诺莎所发展出来的,他们想用类似数学的方式,将哲学本身整理出来。
5.格言形式:格言的形式是尼采在他的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所采用的。
用格言的形式来解说哲学,最大的好处在于有启发性。同样地,这样的形式也有很大的缺点,因为这样的形式完全没法论说。
阅读哲学的提示
阅读任何哲学作品时,最重要的事要发现问题,或是找到书中想回答的问题。
一位哲学家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能比其他的作者解说得更淋漓尽致。
要了解一个“抽象的字眼”,就要掌握这个字眼所表达的概念。所谓你对某件事“有了概念”,也就是你对自己具体经验到的某些事情的普通性层面有了了解。
在科学作品中要注意作者的论证,在哲学作品中也是一样,你一定要很注意哲学的原则。这很可能是一些他希望你跟他一起接受的假设,也可能是一些他所谓的自知之理。
在阅读哲学书时要用的方法,就跟作者在写作时用的方法是一样的。就是运用你的思考。
哲学家的意见不相同不重要,你的责任是要厘清自己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