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思想的力量(第9版)》是迄今为止覆盖面最全的哲学史读本,内容包罗万象,纵览了西方从古至今的所有哲学理论流派。全书写作风格生动,让哲学变得通俗易懂,却又不至于过分简化,每章章末还附有重要思想家的原著选读。作者着重展现了哲学思想如何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考察了哲学思想与人类历史、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本书作为美国大学经典哲学教材,至今已出到第9版,广受各类读者欢迎。
作者简介:
布鲁克·诺埃尔·穆尔(Brooke Noel Moore),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奇科分校教授,曾担任哲学与历史系系主任,1996年获得大学杰出教授称号,撰有《思想的力量》《批判性思维》《宇宙、上帝和哲学》《道德哲学导论》等哲学著作。
肯尼思·布鲁德(Kenneth Bruder),美国大学教授,在哲学教学和教材撰写方面享有声誉。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极好的简明哲学史读物。
# 最值得推荐的哲学读物。180718国家图书馆,180718毕,计2h,看过0.5。时间原因,只是选读,但惊叹于他的体系,他的逻辑。毫无疑问是我读的的科普中最清晰的最全面的!,这本书强调思辨,亦培养思辨,加之还有名著选读,超级值得
# 花了不少时间才读完。思想史类书籍一般不怎么好读:枯燥且考验智商,但这本书行文简练,清晰易懂,详尽全面(几乎涉及历史及当代所有思想流派),学术性强,内容可靠(与罗素那套《西方哲学史》相比),特别是对东方思想有一个相对较为细致的介绍,应该是思想史类书籍中写的最好的一本(至少目前如此),值得一读!
贰:
在极其艰难的啃完真本书之后,惊人的发现了两件事,里面记住的哲学论点没几个和有种前所未有的豁然开朗的感觉。
实质上,我们亲爱的作者给我们提供的哲学观点,并不生涩,甚至有些时候都是用俏皮的语式来表达的,读来不禁让人莞尔。没记住几个哲学论点,一部分是自己读时候不认真,而更多的是对作者关于学习哲学应持有的观点的回应,即光记住哲学观点,而不深入思考,那不是在学哲学。
第二件事情的原因也十分明显了,在接受了六百多页的哲学熏陶后,很多东西有了不一样的视角,对生活有了刨根问底的习惯,而不是一天懒懒的将大脑闲置,却还叫嚷着空虚无聊。
话又说回来,读了这本书,我们并没有马上成为看透万事的哲学家,因为读了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的学习是需要时间和不断对哲学的阅读与思考建筑的。
对于这本书而言,里面只有一些粗浅的哲学思考方法,只是入门的书。若是想速成哲学的朋友,就不要指望它了(实质上也没一本书能够满足这种愿望),而若是想作为踏入哲学点他的第一步的引导的话,这本书绝对是一个好的选择。
叁:
思想者
——读布鲁克.诺埃尔.穆尔《思想的力量》(第9版)有感
古希腊文明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其中蕴涵着他们较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内容。外部世界的神秘莫测,大自然不可驾驭,人生的变幻无常,使他们形成了带有宗教宿命论色彩的"命运观"。而古希腊的哲学,是整个生命运作的缩影,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众多哲学先驱在希腊文明孕育而生。在《思想的力量》这本书中,每个哲学家从不同角的阐述了世界的客观真理,欲望、人性、道德。
苏格拉底:知识不是坚定的信念,而是正确的信念
苏格拉底是一个喜欢四处闲逛,四处找人辩论的人。他是一个出色的辩论者,而他并非喜欢辩论,他希望通过辩论发现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知识、正义、美、善,尤其是勇气这样美好的品质。
苏格拉底提倡用问答的形式让人明白知识不等同于正确的信念,你必须做出完善的分析,最终为知识下一个定义,并无从反驳。
这种方法并不意味着提问的人必然知道知识的本质,它只是向人们展示了提问的人十分善于通过提出恰当的问题来发现、揭示错误的想法。
苏格拉底的这种思辨,其实就是思考的重要性。所有的知识来源本心,我们需要去实践,探索它们之间的秩序和联系,无论得到何种结论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公开承认自己的想法。同时乐于反复思考,通过与自己目前的信仰保持一致而坚定自己的行动。
柏拉图:爱与生成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提出:“爱这一概念是人类从不完美的、无知的状态走到完美的、真正的知识世界的途径。”
他将爱定义为一种渴望,以及获得渴望对象的努力。爱试图去拥有美,并且重新创造美。人类喜欢去爱:人类在寻求爱的过程中真正感到了生命,不管爱的对象是一个人、想法、健康或者金钱。
爱就是将所有事物连接在一起、变得美好的力量。这是一切存在,特别是人类向自我实现的更高阶段和完美的提升的途径。
只有思想和精神的爱才能让爱升华,最终永恒地拥有绝对的美和善。
亚力士多德:灵魂是身体的原则
地球上的事物经历着生老病死。一切事物处于持续的、不稳定的生成状态。因此,尘世的事物渴望完美所带来的稳定和安宁。尽管它们不断努力,尽可能变得和上帝一样完美,它们却永远不能穷尽自己的潜能。
在《思想的力量》一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一个重要观点:“灵魂是身体的原则,它避免身体四分五裂。”
他把人类定义为理性的动物。人类的灵魂为人类提供了追寻目的和终极目标。尽可能实现自己的潜能是人的一部分自燃倾向。
萨特:人是被抛的
《思想的力量》有一个篇幅提出了萨特的“无上帝”论,人是自己所创作的自己。亚里士多德原先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而萨特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人类共有的普遍人性,不存在什么可以界定人类的具体本质。人类必须创造出自己的本质。
人不像没有生命的物体或者植物那样,他是有自我意识的主体,能够创造自己的未来。“我们独自一人,没有任何借口”,我们不能把我们为环境所迫、受欲望驱使或者其他原因来当做借口,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没有上帝,没有任何先验的善。我们必须亲手建立或创造自己的价值。人是完全自由的、不受任何决定论的约束,任何个体都承担着责任。
在创造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善与恶、对与错,又是一个自我选择。而存在世界,某些元素会让一个人一生背负运命的苦痛,责任的承担是难以忍受的。因为经验中的世界有时是荒谬的。
厌倦、反感、无聊……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摸爬滚打,而我们唯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才能在本真状态下生活。负起责任,本真地生活意味着我们要有意地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未来做出选择,生命因此才能获得意义。
哲学的思辨能够到达生命最终的自我实现。辩论同时是产生哲学的基础专业能力。《理与人》的作者帕菲特,也与学生不断辩论、思辨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哲学理论。可见,思辨是人类通过智慧的途径。
而人们在追求智慧的路上,有效阅读是前提,这也是思辨的前提。现在中国开始反思古中国文明的传统,追溯文化上的自信与自觉。
今天是一个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时代让我们相信,技术会结构我们的文化、制度。公共资源随时可见、触手可及。思想上的分享已突破地域的界限,这样的变化让我们没有理由悲观。发生一定是通过人的变化而产生,而人的变化如何发生?是通过思辨。
思辨,才得以给事物做出恰当的定义。中国人以后会有两极化的倾向,思考的深入会好的方向发展,智慧的人群多了,以后社会的发展方向会更多。而当下,愿我们成为一个能够思考的人。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
本文章为有偿阅读:1元/篇 ,请自觉投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