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 托尔斯泰是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西方正典》作者、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惟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上的三个里程碑。百年来,他的作品被译为各国文字,销售量累积超过5亿册,是大师中的大师。
在世界文学的巍巍群山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这几座高峰并肩而立的俄国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展现的社会画面之广阔,蕴含的思想之丰饶,融会的艺术、语言、哲学、历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之广博,常常令人望洋兴叹。他的三部鸿篇巨著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 人一生其实不用读太多的书,有个七八本便足矣;但是,为了找到这七八本最值得读的书,则必须先读完两三千本。
在数以千计的文学名著中,《战争与和平》这部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无疑是我们最该读的那几本书之一。高尔基曾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悲观主义、不抵抗主义、向“精神”呼吁,是这样一个时代必然要出现的思想体系,在这个时代,整个旧制度已经“颠倒过来”,而群众是在这个旧制度下教养出来的,他们从吃母亲奶的时候起就接受了这个制度的原则、习惯、传统和信仰,他们看不出也不可能看出“开始形成”的新制度是什么样子,是哪些社会力量在“形成”这种新制度以及怎样“形成”这种新制度,哪些社会力量能够消除“变革”时代所特有的无数特别深重的灾难。
对于托尔斯泰作为一位文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评论家们从来很少提出疑问;他是公认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托尔斯泰虽然从未因袭在他之前的俄国作家,却可能受一些外国作家如卢骚、史坦恩、斯汤达尔及稍后萨克莱等的影响。但对于他作为一位思想家的声誉,人们却从来没有一致的看法。不过,托尔斯泰的道德和理智发展的两重性已经被研究他的思想的现代学者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当他孜孜不倦地探索真理时,他是竭力在一个知识不完备、人类不完美的世界上寻求绝对的真理。其结果是,他的不愿妥协,他对于获得彻底的理性解释的强求,往往使他把理论推到荒谬的地步;许多人认为,他关于历史、非暴力、教育和艺术的观点,已经非常接近于这种荒谬的境地。但是只要系统地研究他的思想,就会发现它和19世纪自由主义的种种观念的关系。他认为两千年来的全部历史,主要是由个人的道德进步和政府的道德败坏构成的。托尔斯泰把他的信仰寄托在人们的道德进步上,认为它是对多数人普遍受少数人压迫现象的决定性回答。
他认为,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和采用暴力的阶级斗争学说相反,促使人类达到无阶级和无国家状态的进步运动,有赖于每一个个人奉行至高无上的爱之法律,因而摒弃任何形式的暴力,透过这一切使自己在道德上日臻完善。尽管托尔斯泰把他的理性主义引向了极端,他在今日仍被公认为19世纪最有影响的道德主义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