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尺和书签

11月26日,我去了一趟曲阜。
回程,我在曲阜东车站的小超市里看了看当地特产,心想给学生买点什么。
仔细看去,东西不少,吸引我目光的是刻有《论语》的书签,一包五支,还有梅兰竹菊荷、仁义礼智信的书签。
我给服务员说:“买六十个。”
服务员说:“您是老师吗?”
“是。”
“一般,有的老师会买把戒尺,您需要吗?”
“这个,不要了。”我摇摇头。
心想,这个小故事得回去给学生讲讲。

孩子们拿到我送他们的书签都很兴奋。
“我给大家讲个小插曲……”我说。
“售货员说,不少人会买根戒尺回去,她专门问我是否需要买一个……结果我拒绝了。”

不同的人对戒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旧时代老先生的一个权威,有人认为这是个责罚的工具,有人认为这是规矩,有人认为这是个人怒气发泄的工具,有人认为这是代表着恐惧。

我不禁想到17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的一句话: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写出平正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出平正的文字一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