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及其团队
科技
企业发展
曾鸣现在是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和湖畔大学教务长。他也曾在得到App开过一个专栏“智能商业二十讲”。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曾鸣是长江商学院的教授,被称为是中国最好的战略学教授。他在2006年加入阿里巴巴,一直待到今天,目睹了阿里巴巴不断成长,变成今天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最近,在长江商学院EMBA首期、2期和3期校友返校日活动上,曾鸣分享了他自己对这十多年来商业发展的洞察。
曾鸣说,其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阿里巴巴这么多年能保持如此高的增长速度。而且,不仅仅是阿里巴巴,在全球范围内,包括苹果、亚马逊、腾讯在内的公司,都在很大规模的基础上,继续高速增长。
为什么会这样?曾鸣认为,关键是“取势”。
曾鸣教授说,今天我们面临的是根本意义上的范式革命。“范式”是科学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大家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一套理论、准则和方法。这个提法最早用于科学理论,后来范式的概念也被扩展到了包括商业在内的领域。发生范式革命,就意味着过往的共识、理论和方法全都要发生变化。曾鸣把这种变化描述为,从工业时代到智能时代的商业大变革。
这种变革集中表现在公司增长模式的变化上。企业传统的增长模式是线性增长,增长到一定体量之后,会出现下滑的过程,增长曲线是一个典型的U型曲线。比如,开始时每年增长10%,到了一定体量之后,开始下滑到3%、2%。
今天的增长方式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第一是指数级增长,曾鸣以优步为例,优步在5年时间内,市场估值达到了400亿美元。中国的滴滴和小米这样的公司,都是爆炸性的指数级增长。
第二是脉冲式增长。脉冲式增长的意思是,公司的增长不仅仅是一次指数级增长,然后增长速度回落,而是在一个指数级增长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能量储蓄,会有第二次脉冲式的增长。对于阿里巴巴和腾讯都是如此。曾鸣开玩笑说,大概每一个人都有卖掉腾讯股票的痛苦回忆,每次你觉得它不可能再增长的时候,腾讯都又有一次巨大的增长。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增长现象,曾鸣的解释是,这是因为,在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经济组织最核心的形态已经从公司,变为平台。公司是工业时代发明的组织形态,公司的典型特征是,通过管理去降低成本和扩大规模,实现稳定的线性增长。网络时代,平台通过网络效应和规模经济,就可以实现爆炸性的、非线性的增长。
平台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是势能,是谁能压倒对方最先进入指数级增长。有了在“势能”上的优势,它就会像黑洞一样,把所有资源都吸过来。这也是过去几年网约车、团购、O2O等商业竞争如此残酷的原因,因为一个平台领跑之后,它就有可能成为压倒性的赢家。
现有的美国五家科技巨头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以及中国的两家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都已经是数千亿美元市值的平台级公司。
对于以后是否可能会有新的媲美这些巨头的平台出现,曾鸣的观点是,从长远来看,一定还会有新的大平台出现,因为技术的进步速度并没有慢下来,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在内的新技术一定会创造出大平台。但是在短期的三到五年内,不太可能出现可以挑战这七家公司的新公司。“现在的空间不一定会再出一个1000亿美元的平台,这样的机会会越来越少,在未来的3—5年内。”但是,曾鸣认为,在第二轮传统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结合的浪潮里,会有大量的创造百亿美元、十亿美元的机会。
那么,如何才能取势呢?
曾鸣自己的感悟是,顺势才能明道,明道方能取势。
对于道,很多人认为道是本质和核心,是一个不太会变化的东西。但在大变革时代,道其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今天大家都不过是给未来做垫脚石的,我们过去认为自己的所谓道都还不够,都只是为了让我们能够进一步地去理解未来之道在哪儿。”
顺势才能明道,明道的前提是顺势而为,首先是要跟上大趋势。而跟上趋势本身就非常难。因为每一个新变化背后都有无数原因,要一点点去研究,才能跟得上。而且,要跟上一个浪潮,本身也需要勇气,因为要一直学习,一直投入。曾鸣说:“取势明道第一步就是要有勇气跟着这个时代不停地往前走,过去的东西不断地放下,因为你不放下别人也会把它拿走。”
取势背后是一次重大的抉择。也就是,只有当你做了自己的判断,认为这是真正的势,义无反顾往前走,才有取势的可能。如果看不懂,在旁边等着,这个势就跟你没关了。“明道在这个时代一定是变化之中找不变,不变之中找变化。”
取势和明道之外,曾鸣强调的第三点是“本分”,“变化之快很容易迷失。佛家叫贪嗔痴慢疑,你有很多短暂的利益、很多看不清的迷惑,真正要取势明道,得风气之先又要走得长久,就是你的胸怀和发心是怎样的,这个很重要。”公司的使命、愿景和本心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本色。而文化能够带动人去愿意付出,愿意跟着浪潮向前跑,然后才能有明道和取势的机会,甚至有造势的能力。
以上就是阿里巴巴学术委员会主席曾鸣对过去十多年商业的洞察。他用取势、明道和本分三点来说明智能时代的商业竞争。希望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