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一个企业仿真运营培训,在小伙伴儿们纷纷考完试回家的日子里,我和一百多号人留在学校共度八天的光阴。具体过程不再细谈,我只是想说一说今天一上午的感受,我还太年轻,文字不成熟望批评指正。
如今坐在电脑前我想不出来一上午我究竟收获了些什么,哦,我知道我听了一个讲座,然而讲座具体内容是啥?全然不知所云。负疚感,对,正如我在标题中所说。一方面是讲座实在无聊,另一方面是我自己的责任。很多时候这是我致命的缺点,不喜欢的东西,宁愿荒废也不能从中汲取任何的有益之处。这几日上午就是在听讲座,简直无聊至极,我想我的确不明白为什么那样无聊的讲座还是有人在讲师讲完后问几个尖锐犀利的问题。是为了加分吗?虚拟分......我想也不全是,我很佩服他们对于创业、创意的那些昂扬精辟的见解。可惜......我做不到,现在距离企业仿真运营管理模式大赛训练营结束还有两天,自始至终,不能说一点收获也没有,但我想,最大的收获便是我终于明白,我也许真的不适合这个体制,不适合。我实在是不喜欢企业运营,不知为何。
那个老师问,你们当中有人真正明白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吗?你们有能力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吗?你们不去经历必须走的路、又怎么去走你们想走的路呢?对于这几个问题,我实在是不敢苟同。就因为不明白自己喜欢的是什么,所以才要不断去尝试啊,一次次认认真真去尝试,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啊。
除非是特别有趣的讲座,否则我只能认真听半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几乎都在无聊玩手机中度过,当然,这期间无非是看微信公众号,逛简书,对于我,玩手机更多的也是读故事。但是这种碎片化的阅读,能在脑海里停留多久,实在是很难说。阅读该是岁月深厚的积淀,而不是短时欢愉体验。
都说年轻人忌讳想法太多而书读得太少,我现在似乎处于这种迷茫期,想法有很多,一张清新美丽的海的图片都能让我萌生出去威海的想法,当然,重点还是那里有我最好的闺蜜。现在模拟生产经营公司,他们都忙得不可开交,也许他们将成为未来企业中的精英,生活告诉我,有付出才有收获。可是,我不喜欢,我甚至不明白何为利润最大,始终坚定地认为,信誉最重要,善良很重要。我也不具备那些技术,做很流畅的视频、很漂亮的PPT,PS、H5、AE、PR......都是些什么鬼,虽然我有决心要认真学习,摄影、修图,做好新媒体这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啊。我知道文案、写作能力很重要,我也很喜欢写,但是并不是只会打字会写文章就够了的。
他们都参加过很牛的比赛,获过很厉害的奖,虽然有可能很水,但是至少这些,都是我没能做到的。“创青春”、“挑战杯”......那些参加过的人说,“不参加一次你会觉得是毕生遗憾。”我回想了一下自己当初不去参加的原因,就是太胆怯,需要组队啊,可是你都不认识怎么组队,后期怎么样多么困难都好说,反倒是最开始难住了我。那个时候刚上大一还处于懵懂天真的状态,记得听挑战杯协会宣讲的时候,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虽然觉着他们都好厉害。可能,有些事情真的是需要看缘分的吧。
我可能更偏于学术型,很佩服那个学姐在大一的时候就去参加了数学建模竞赛,并且还获奖了。我真的是没有勇气,并且周围人也没有在谈论这个的,但是我想年轻人是不应当畏惧什么的,至少尝试了失败了也不后悔,就像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参加了并没有入围也许英语水平也没能提高多少,可是至少我在备赛时真的很努力,那个时候除了正常上课就是好好学英语。我以为自己不能做到短时间高强度地完成一项任务,可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改变了我的想法,事实证明没什么是不可能。
略微不经意地总结,仿佛上个学期时间我真的没有荒废,那么我在担心什么呢?羡慕那些大神们,羡慕他们那些很厉害的成就,可是现在看来,仿佛已经释然。因为,没谁可以飞速成长,成长的脚印是需要一个接一个地印下的。在这里,再来回顾一下学习成绩,在大学班级里他们都叫我学霸,因为不管什么问题,我认真地看一下总能给出令他们满意的答复。可是,每当到了期末,我却无比苦恼,因为我怎么也紧张不起来,他们都是那种到了期末疯狂复习,一天一本书,一周一学期,对着重点狂背,天天自习,大半夜的还在背书。可是我实在是太规律了,根本没有办法一下子紧张起来,按照平常的那种不紧不慢的节奏来复习,最后自认为懂的很多,可是在试卷上却没能得到很高的分数,只能算“优秀”,却根本做不到“完美”。从小到大没有追求过“拿第一”的我,到了大学却无比真切的想证明自己。毕竟,说是不管你的学习,可是什么都要看成绩。我为自己有这样的功利心而羞耻,可是也为自己做不到完美而惭愧。
最后,其实说太多都没用,行动起来弥补这种愧疚感才是正理。很羡慕他们创新实验班那种傲人的成绩,但是我也明白,期末考试并不能代表一切,考验的无非是你对重点的把握与临时突击能力,我清楚,能力是永远的硬道理,我应该不断去充实学习,考研是更长远的目标。未来在精算班里要更加努力。
谨以此文献给我即将到来的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