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视频记叙文选材指导(一):选材要选人情美

暑假,生活向同学们展开了它丰富而又美丽的一面。同学们讲述暑假故事选材时要留意表现真善美。因为它们代表知识、道德、审美,反映人类的精神价值,是人间理想。其中“美”是我们写作选材时的必选项目,也是比较好的角度。

大家可以从名家散文中找到学习的对象。比如朱自清的《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一段父子亲情描写得很经典,作者用了很多动词、形容词写父亲买橘子路上笨拙的动作。这些动作放到任何一个人身上做出来,我们看了只会发笑,不会感动。但是在自己儿子的眼里不然,父亲越笨拙、肥胖,来回的背影在别人眼里越滑稽,在自己儿子眼里就越感动,真是流了两次流泪了,为什么?因为父亲是为了自己才展示出这样的背影,这背影无声、惹人发笑,却满满都是爱。眼泪是儿子情感的密码,流下来的时候表现作者进入了与父亲“共振“的情感系统。读者获得共鸣是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父亲,尤其在我们长大之后不那么强大与威严了,这时候,儿子获得密码,与父亲消除了性别、年龄带来的隔阂。他同父亲和解了,建立了亲密关系。这让读者感到了美——人情美。记叙文的选材就要关注这一点。

聪明如你,懂了吗?

风物美

时间上的风物美: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朱自清《春》)

空间上的风物美:

威尼斯的夜曲是很著名的。夜曲本是一种抒情的曲子,夜晚在人家窗下随便唱。可是运河里也有:晚上在圣马克方场的河边上,看见河中有红绿的纸球灯,便是唱夜曲的船。雇了“刚朵拉”摇过去,靠着那个船停下,船在水中间,两边挨次排着“刚朵拉”,在微波里荡着,像是两只翅膀。唱曲的有男有女,围着一张桌子坐,轮到了便站起来唱,旁边有音乐和着。曲词自然是意大利语,意大利的语音据说最纯粹,最清朗。听起来似乎的确斩截些,女人的尤其如此??意大利的歌女是出名的。音乐节奏繁密,声情热烈,想来是最流行的“爵士乐”。在微微摇摆地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唱完几曲之后,船上有人跨过来,反拿着帽子收钱,多少随意。不愿意听了,还可摇到第二处去。这个略略像当年的秦淮河的光景,但秦淮河却热闹得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