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为民情怀”永葆全面深改“为民初心”

       近日,中央组织部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会议强调,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落实、求实效,更好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赶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狠抓落实”,这既是政治要求,更是价值取向。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人民为“坐标原点”,在奉献中倾听民意、在担当中普惠民生、在谦卑中汇聚民智,让改革成果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百姓心田。

       厚植拳拳在心的奉献情怀,永葆听民意、解民愁亲民初心“政如农功,日夜思之”,为民奉献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焦裕禄在兰考“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赤子之心,黄文秀用生命丈量脱贫攻坚路的无悔抉择,印证着奉献情怀的本质是“将心比心”的共情能力。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枝叶总关情”的细腻感知群众冷暖。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建立“民情日记”“民生台账”,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记在本上、放在心上。要像“樵夫”廖俊波那样,“背石头上山” 也要为群众谋福祉,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民心。特别是在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深化农村改革中,更要聚焦土地流转、产业融合等关键领域,让改革红利真正惠及广大农民。

       厚植笃行不怠的担当情怀,永葆办实事、增民利惠民初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从“三大改造”到改革开放,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共产党人始终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书写惠民答卷。新时代落实惠民政策,既要杜绝“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的形式主义,更要创新方法提升实效。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进入深水区。党员干部要聚焦“国之大者”,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担当。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带头攻克农业科技难题,推广智慧农业、数字乡村等新模式,让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时,要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持续发力,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 “幸福指数”。

       厚植虚怀若谷的谦卑情怀,永葆汇民声、集民策利民初心“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中发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善用“群众智慧”破解改革难题,要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建立 “开门纳谏” 机制,通过 “村民说事”“社区议事” 等平台,让群众参与改革决策。特别是在基层治理中,要推广 “枫桥经验” 的最新实践,如新疆吐鲁番市的“多元共治”模式、福建厦门市的“综治中心”建设,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要善于从群众的“金点子” 中汲取智慧,在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领域,让群众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受益者和评判者。

(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委组织部  赵非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