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小学的五年级之前,家里还是很贫穷的,虽然能够填饱肚子,但一年中也只有节日有丰盛的肉类吃,也就是鸡鸭鹅。所以那个时期,对我们几姐弟来说,烧鸭是一种奢侈品,一年只能吃上几次,其中夏季的次数要多一点。
珠三角的夏季台风总是很多,台风来了,我们就不能出门了,几姐弟全困在没有窗户的黑房子里,屋外是狂风暴雨,厨房在屋子外,我们便无法出去了。这时去卖菜的父亲便会买烧鸭回来吃,只需要简单的加热便能吃了。
年幼的我便觉得这应该是世上最好吃的食物了,便跟母亲说什么时候能再吃,母亲说:“当你长大了就可以天天吃了。”过了许久也不见父亲买烧鸭吃,我就知道这是这是很贵的食物了,直到下一次的台风来临,我们被困在屋里出不去,父亲又买回了烧鸭,那时我就特别喜欢台风的来临。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几姐弟中当有某个人生日,父亲往往也会买回烧鸭的,但也不是每个孩子生日都能吃上,某个生日没能吃上的便会埋怨父亲的不公。父母亲的生日则不会买烧鸭,往往都是杀一只鸡或者买一顿猪耳朵来庆祝的。
等到我上初中了,赶上了九年义务教育了,家里的经济好了一点,也换了个有窗户的房子了。烧鸭已经不是奢侈品了,但父亲却很少买烧鸭回来吃了,就算台风天和孩子生日也没有买了,或者父亲不想回忆起那些过去的岁月吧。
十几年后,我已经出来工作了,在广州吃过几十家店的烧鸭,也曾吃遍了当年父亲卖菜那个市场的所有烧鸭,却始终找不到当年的那种味道了。我曾询问过父亲当年都是在哪买烧鸭的,“十几年前的味道怎么会跟现在的一样呢?”父亲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