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之
第一个阶段:美猴王
在我看来,整部《西游记》是以孙悟空的人生九个阶段串联的。小说一开头,就介绍了孙悟空的由来。他无父无母,无亲无戚,受天地日月精华孕化,直接从石头里蹦出来,算是天地的儿子。这样一个猴子,注定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
从他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一刻,就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阶段。这时候的他虽然还没有法力,还毕竟是灵种,各种先天能力随便甩普通猴子几条大街。
开始不久,他就找到了自己的猴子群体,很快和凡间的猴子打成一片,又很快通过水帘洞探险一出,表现出自己卓越的弹跳能力,从而在猴群中称王,当上了领导。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孙悟空的野心可谓与生俱来。
接下来,他占据花果山这块宝地,快活的当他的猴王。小猴子们为了拍他的马屁,叽叽喳喳地唤他“美猴王”。但他真的美吗?
美猴王真正只存在六小龄童身上,在原著里,他的真实长相是毛脸雷公嘴,尖牙少腮,身高超不过四尺,拿现在的标准衡量只有1米3左右的个头。
六小龄童版本的美猴王绝对是超级美化版的,不知道经过了多少道美图秀秀炮制而来。而真实的美猴王,就是周星驰《西游·降魔篇》里那个一脸黑毛,凶神恶煞,奇丑无比的样子。不知道要吓坏多少小朋友。
第二个阶段:孙悟空
在第一个阶段里,孙悟空成功以突出的个人能力当上了花果山老总。但他是个天生有野心的猴子,怎么能甘心一直做个山大王了此残生呢?不久后,他的人生开始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求道成仙,肉身化圣。
他意识到,花果山的日子虽然过得爽,但是各山头的竞争激烈,要是本事不如别人,迟早要被收购。要是别的山头老总打我怎么办?我得有能力抗争不是。
再者,就算这一世称王称霸,但是百年之后,还不是一捧骨灰?不行,为了长久发展,必须得求长生。长生,这是历代王者追求的终极目标。不管是秦始皇,还是孙悟空,都免不了这个俗。于是他开始飘洋过海去求仙,终于在几年奔波后,成功遇见了菩提祖师。
此时,他便进入了人生的第二阶段,开始拜师学艺,找到了个超级充电宝给自己充电。菩提祖师比较喜欢这只猴子,给他取了个名字,从“猢狲”里抽出一个孙子指为他的姓,叫他悟空。
空是什么?空在佛经里指一切事物都具有变化性,不稳定性。悟空,悟的是一切的变幻无常。这似乎是一个小小的暗示。学艺中,孙悟空求师父教真本事,一心问“可得长生吗?”可谓目的性极强。菩提祖师不悦,打了他三板子。
但这猴子有灵性,知道这是师父的暗语,到了当晚三更,偷偷从后门去找师父。这一晚,是他整个人生重要的转折。菩提祖师看重了他的灵性,所以传了他真正的本事,七十二变和筋斗云。其实这七十二变,不正是“空”的真谛么。
第三个阶段:求长生
孙悟空的第三个阶段开始步入了学艺之后的迷茫期。这时候的他,练成了一身本事,接下来干嘛呢?他总共干了三件大事。第一是给自己找了件称手的兵器,也就是上龙王那儿抢了块“天河镇底神珍铁”,后来成了他用的如意金箍棒。
从这里他就确定了他一生所用的兵器是根棍子。为什么是根棍子?要知道猪八戒的兵器是耙子,沙僧的兵器是铲子,都是分分钟削人脑袋的东西。唯独孙悟空用了根棍子?这个地方,我觉得吴承恩必定是有心之笔。
在抢完了兵器之后,孙悟空还忘记贪点小便宜。要知道人靠衣装,猴也一样,他非得要龙王给他一身披挂。所以有了后来的“锁子黄金甲”、“凤翅紫金冠”以及“藕丝步云履”,一旦穿上了这身行头,他立马就显得威风凛凛。
接下来他又干了第二件大事,就是整顿花果山,武装猴子猴孙,又结交各路妖魔,拜把子称兄弟。算是强化了管理和拓展了人脉。
再接下来呢?他得干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实现他学艺的真正目的,求个长生不死。等到牛头马面来带他见阎王的时候,他的机会就来了。
谁让他一身本事呢,打得十殿阎王没办法,让他篡改了生死薄。于是他的生死便亲手由自己篡改了,算是一个超级励志的故事。他的长生计划圆满成功。
第四个阶段:弼马温
孙悟空干完了几件大事后,已经是兵强马壮,各路敬仰,长生不死,要多逍遥就有多逍遥。但他的迷茫期还没有度过。他接下来的发展目标呢?人要是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猴子也一样。于是孙悟空开始有了新的理想,那就是当官。
其实他真的想当官么?根本不想。但他必须刷存在感,从小没爹没娘,世人看他就是只野猴子,他有了实力也想干大事儿,扬名立万,青史留名。
而到了这个时候,天庭已经知道了他改生死薄,抢龙王天河镇底神珍铁的事儿,要拿他。不然玉皇大帝的面子往哪搁?但是等到真正动起手来,天庭又发现这是个硬茬,光脚不怕穿鞋的。于是想办法把他招安得了。
这时候的孙悟空还在迷茫,他是要打架呢,还是要当官呢?等到太白金星带他上天庭封他做官的时候,他的存在感刷满格了,他觉得你看吧,你们怕我,还得封我官做。他觉得有了面子,暂时不打架了。
但他当的是什么官?弼马温,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他不在乎当官的职能,但在乎官位的大小,给他这么小的官当,这不是瞧不起他吗?所以孙悟空彻底怒了。
他开始清醒的意识到,活在天庭的脚底,再怎么牛逼都还是别人说了算,得看听人家的差遣,得看别人的脸色。他不甘让别人左右他的生活,他得自己创业,自己说了算。于是他的迷茫期到此,也就结束了。
第五个阶段:齐天大圣
好了,度过了迷茫期,孙悟空开始有了明确的大理想,那就是当“齐天大圣”。意思很明显,我要与天齐,和你玉皇大帝平起平坐。谁也甭想给我脸色看。但是要实现这一雄大的理想,注定是充满阻碍的。于是不出意料的,天庭派兵要干掉他。
到了这个阶段,就步入了《西游记》里最精彩,最高潮的一个部分,大闹天宫!这也是孙悟空人生最辉煌,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时光。
大闹天宫对于孙悟空的意义,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显而易见,就是爽。要知道孙悟空虽然在地上称王称霸,但是没几个像样的对手。去地府,海府,打起架来人家都不敢还手。虽然显得很拽,但肯定不爽。天上就不一样了,哪吒三太子的三头六臂,二郎神的天眼,都让他打起架来感觉棋逢对手,爽得不得了。
第二点,大闹天宫期间,他偷吃了无数仙桃仙丹,助成了肉身的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又在八卦炉里炼出了个“火眼金睛”。算是给自己强力升级了一次。
第三点,也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当他打到凌霄宝殿,玉皇大帝都仓皇而逃的时候,他的存在感爆表,连天都被他干翻了,爽不爽,当然爽。你玉皇大帝不是天上至尊么?又怎么样,照样打得你求饶!这时候的孙悟空的虚荣心获得了极大的膨胀。
但当存在感爆表之后呢?问题又来了,打完之后呢,就算干翻了整个天庭,又能怎么样?难道自己当玉皇大帝?打来打去,不还是个拿着棍子到处撒泼的魔头?
第六个阶段:阶下囚
如果孙悟空的人生到了齐天大圣的阶段便没有了转折,那这个故事尽管精彩,仍旧会很无趣。一股新的势力,打败一股旧的势力,历史时刻在上演。并没有什么高尚可言。
此时孙悟空心里满满都是野心,不爽,发泄。他要当领导,要过瘾、潇洒走一回,要发泄过剩的荷尔蒙。但是他是英雄吗?当然还不是,他所做的一切,其驱动力都是野心,不爽,和要发泄。
这时候的孙悟空其实跟三界随便哪个魔王比,都没有明显区别。他只不过仗着本事过人,做到了别的魔王做不到的事。他的战斗并不是为了苍生,为了黎明百姓,为了代表草根逆袭。而还是只是满足他个人的一己私欲。
从猴王出世,到大闹天宫,孙悟空完成的,不过是欲望的满足,斗争形式的表现。这个猴子很好玩,很威风,但他什么可敬重的吗?
故事到了这里,高潮就结束了。但随即也迎来了转折。如果孙悟空真的天下无敌,那就没意思了,他还得有个强劲的对手来衬托他还具有充足的升级空间。这个对手,当然就是如来。
如来是谁,好像要来,又从来没来。时刻要来,又从未来过,停顿在即来和未来的节点上。所以,只有如来是不“空”的,他代表着具有超强的稳定性。所以代表了极度不稳定、变化的“七十二变”根本逃不出他的掌心。所以悟空对如来,注定要输。
如来一掌就把孙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五行,金木水火土,借指天地一切元素。如来的意思是,你不是天地所生吗,我就用整个天地来压你,你服不服?
孙悟空当然不服,但是不服也没办法,在这个阶段,他彻底沦为了阶下囚,渴了只能喝铜汁,饿了只能吃青苔。这个阶段,他足足煎熬了五百年。
第七个阶段:孙行者
五百年,沧海桑田。孙悟空终于又面临了命运的又一次转机。如来压了他五百年。这期间,他没有自由,没有享乐,却有足够多的时间思考,冷静。五百年后,他的野心也消磨了大半,这时候的他已经不想什么跟玉帝老儿干架,当什么大官,他想的是出来之后,回他的花果山,当他的山大王,快活逍遥。
但如果这样,孙悟空的人生还有什么趣味么?
命运的手,是不肯给予他平凡的。如来派观音去给孙悟空刑满释放,但有个条件,就是要他护唐僧西天取经。这时候的孙悟空被压了五百年,只想出来,都想疯了,管你什么条件,答应了再说。
后来见了唐僧,开始了取经之路,唐僧赐了他“孙行者”的号,也由此开启了他人生的第七个阶段。这也是整个西游中,篇幅最长的一个阶段。
孙悟空一开始当然不服唐僧,念在他对自己有恩,才打个马虎眼,带着这和尚应付差事。这时候的他魔性未除,杀人不眨眼,唐僧极度反感,要赶他走。等观音设计给他上了紧箍咒,才算是强行镇压了他。
而后他先后收服了白龙、猪八戒和沙和尚,连人带马,一行五人正式组成了西天取经组。而猪、沙原本都不是善类,和孙悟空开始相处并不融洽。所以导致组合之初,频频出现内部矛盾。
但到了取经之路走上小半后,这师徒间才显得一点人情味来。所谓日久生情,时间久了,自然磨合出了一些感情。取经之路,既是唐僧的漫漫征程,也是孙悟空的救赎之路。因为他终于有了当英雄的机会。
首先,内部的英雄他是当定了,每次出现妖怪,唐僧都是问他“悟空,咋办?”八戒和沙僧能力有限,也是依靠他当主力,每次都是“猴哥,咋办?”。可以说,西行路上他是被极度需求的,所以他的存在感始终居高不下,他知道没了他,这个队伍根本不行。
其次,在路上他发现,他是被黎明百姓所需求的。有了需求就有了膜拜,他最享受的就是反复说起大闹天宫那段光辉的历史,让众人一片喝彩,哦,原来你这么厉害呀!然后他显神通,伏妖魔,到处都是对他感恩戴德。他真正感受到了帮助别人,行侠仗义真的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这种内心的深层愉悦和过瘾,比干翻玉皇大帝要爽的多。于是他觉得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开始真正做起了一个降妖除魔的英雄。被崇拜,被爱戴,不再是只是令人惧怕。这个阶段,他的精神世界开始焕发出光彩。
而在这个阶段,作为他人生导师的唐僧功不可没。在一开始,他是极度瞧不起唐僧的,一个白面和尚,没本事没能力,除了念经啥都不会,遇见妖怪脓包一个。你说他怎么可能看得起这个所谓的师傅。但不久后,他明显就被唐僧感化了。他开始真的有点尊敬这个和尚。
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中,有个重要细节。孙悟空先前被唐僧赶走,八戒去劝他回来。他答应后,忽然想到一件事,得先洗个澡。原话是:“我自从回来,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到了这里,孙悟空的身上开始有了人性的闪烁,魔性渐退。
要知道,孙悟空之前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都是些妖魔鬼怪,狐朋狗友,他的成长环境可谓是充满着黑暗与残暴,他根本不懂悲悯是什么。直到他跟了唐僧,渐渐发现这个和尚虽然一无是处,但是真心是蛮善良的。他开始真心喊了唐僧一声师父。
在唐僧的身上,真善美可谓发挥过了头,导致有些愚昧。但对于孙悟空而言,他开始看见人间原来还有这些美好的东西,这西去的路上,他也慢慢沾染了人性。有了人性,他便不再只是个空有本事的泼猴而已。
所以到了取经的后半段,孙悟空很少再生事,而是尽心护住唐僧西行,一旦打不过就搬救兵,怕耽误时间,唐僧被吃了。其中狮驼洞三怪一劫,妖怪骗他说,唐僧已经被吃了,他是哭得稀里哗啦。
我觉得这时他已经有了饱满的感情,越来越具有人性的特质。西行的路,是他人生重要的人性修行之路。
第八个阶段;斗战胜佛
西天取经之路炼化了孙悟空的人性。那么加上他还没出生就已经有的灵性,后来充满戾气的魔性,灵性,人性,魔性,三性合一。终于成就了孙悟空的完美形象。到了这时候,他尽管有缺陷,但是终于变得让人喜爱和敬佩起来。
那么取经成功后,他的命运又该怎么发展?这就到了他人生的第八个阶段。
第八个阶段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修成正果。唐僧被如来封为了旃檀功德佛,他则被封为斗战胜佛。而八戒被封为了净坛使者,沙僧封为了金身罗汉,白龙马封为了八部天龙。
只有他和唐僧变成了佛。唐僧本来是金蝉子转世,所以成佛并不在意料之外。而孙悟空成佛,似乎在他选了那块天河镇底神珍铁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回到上头所说,为什么八戒用靶子,沙僧用铲子,而像孙悟空这样杀气极重的人是用根棍子。
要知道,棍在兵器里既是百兵之首,又有打而不杀的特点,所以少林寺的僧人惯用棍子,体现其“不杀”的初心。孙悟空当初用这样的兵器,似乎就暗示了此后的佛门之路。
在西游的原著里,唐僧虽然看似愚昧,但实际心如明镜,他拿孙悟空和猪八戒做比较,说猪八戒常年吃人,嗜血成性,体内一口气早就浊了。而孙悟空虽然为妖魔,但多是吃果子为生,体内还有一口清气。所以这也是后来为什么猪八戒成不了佛,而孙悟空可以。
第九个阶段:大圣之死
毕加索曾说,一幅画,当他挂在墙上的那一刻就死了。意思是说,一副画,只要还没有正式挂在墙上,就还有修改,发展的空间,它还是活的。一旦定型为成品,就失去了修改的余地,瞬间而死。到了西游的末尾,孙悟空的人生就步入到了最后一个阶段,像挂在墙上的画一样,步入到了死的阶段。
这时候的孙悟空不再是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他已经成了佛。他就算想平凡,想成一只普通的猴子都不行了。在他变成佛后,金箍自然就消失了,这似乎意味着他重获自由了,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有很多人解读西游说,西游讲的是道家与佛家两大势力的争斗,以及西天势力对天庭势力的压制。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是典型的道家神仙代表,可以说孙悟空是师出道家,他代表了道家势力去和天庭势力斗争,结果天庭干不过,最后只能是求西天势力来帮忙。
西天如来迟不来早不来,到了玉帝请他帮忙,刷了存在感之后,才露了一手,一方面代表佛家势力压制了道家,又顺便震慑天庭,看,你没我搞不定吧?
但是孙悟空是天地所生,如来能直接杀他吗?当然不能,不然怎么体现我佛慈悲?他只能一步步降服孙悟空。于是他先压了孙悟空五百年,再安排一条救赎之路,最后以修成正果的名义,把孙悟空炼造成佛。
如此,他便是彻底赢了。道家,天庭,都输得一败涂地。孙悟空虽然有了佛的名号,但他得到了什么?得到的只有驯服。
西游的故事结束,孙悟空的命运再没办法出现转折,就像是挂在墙上的画,再没有了修改的空间。要知道,孙悟空一开始找菩提祖师拜师学艺的最主要目的是求长生,而如来此后的目的是怎么“杀”掉孙悟空。
最后,孙悟空玩不过如来,孙悟空死了,只留下斗战胜佛。这个佛,还是那个齐天大圣吗?所以《西游记》本质上,其实可以叫做《如来是怎么杀掉孙悟空的》。
孙悟空的能力再强,在命运面前也不过是个弱者。他能改生死,但改不了命运。他如果不西天取经,不过是只野猴子而已。但是取了经,也不过是颗佛的棋子。何去何从?《西游记》本身有两面性,一面是救赎,一面是阴谋。正如阴阳鱼一般,相互拥抱,难解难分。它是一部越读越读不懂的书。
记得高晓松曾说,很多人想干掉好莱坞。但是你永远干不掉它。因为只要你一旦变强,你就变成了它的一份子。这样子的例子很多,如景德镇,古时号称“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你说你怎么干掉它,你一旦成为了极度优秀的工匠,就自然加入到了景德镇的阵营里。
一个人的势力永远斗不过一股势力,最后往往是被同化吸收。孙悟空和西天,实际上也是这样一个例子。
当初,孙悟空代表了道家势力,和如来比武打赌的时候,如来估计就已经想好了弄死孙悟空的办法。你不是要打败佛吗,那我就把你变成佛,看你怎么打?斗战胜佛,真的胜的了吗?
201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