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芒果食札】杜工部巷与米圆子

米圆子

文/芒果君爷爷

制作/芒果君奶奶

沙市,长江中下游一座城市。现隶属于荆州市。

这个由长江泥沙冲积而成的江边渡口,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名江津,为楚国郢(即国都)的外港。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将沙市辟为通商口岸,沙市与重庆、苏州、杭州被列为中国四大内河港口。

口岸开启,河运发达。南来北往商贾云集,贩夫走卒如过江之鲫,码头喧沸,市井繁华,酒肆林立,茶楼毗邻。饮馔羹肴颇受外来影响,南北兼有,尤以巴蜀为盛。

米圆子,在沙市又叫豆腐圆子

然而,沙市有一道风味别具的早食,谓米元子,确是地道的土著原创。

米元子,沙市多不用此名,谓之“豆腐元子”。实际上此物与豆腐毫不沾边,名字却叫得如此离奇。传说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有关,说起来这段过往,令人唏嘘不已。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加之宦海沉浮,仕途失意,平生都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

沙市的杜工部巷,简称杜工巷,现在纳入了旧城改造之中

公元768年,杜甫乘舟出峡至江陵,曾在沙市小居。因生计所迫,在沙市街巷(今杜工部巷)摆摊售卖米元子,世人称“杜甫元子”。现在人皆知杜甫诗圣,小本买卖,岂是大诗人所为?时年其人生活真的是苦不堪言,成名也非唐代。杜甫元子因谐音之故,流传后世已被叫做豆腐元子。

杜工部巷的石板路岁月沧桑,无声地述说着这里的过往

杜甫在流离中客死异乡,留下一千余首沉郁顿挫的诗句,对后世影响深远。此公一生多坎坷,在成都时曾在浣花溪旁盖起一间草屋寓居,夏日突如其来的狂风,吹散了茅屋,暴雨浇淋,无处栖身。彼时,安史之乱未平,联想战乱以来的苦难,夜不能寐,也无处可寐,悲伤中之中呐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吼声。此句乃千古绝唱,是为已,亦为他人。

岁月悠悠。杜甫时年在江津沙头贫困潦倒,寄人篱下,靠煮米元子为生以赚薄银之时,是否又在低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呢?

米圆子

米元子,盛行荆沙,其它城市少有此物。故米元子仍为小众食物,就是这种小众吃食,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乡愁。著名沙市籍演员袁泉,就多次面对媒体袒露自己的心扉,念念不忘家乡米元子。

米元子,以籼米为原料,浸泡至软,磨成米浆,掺入石膏粉用专用漏勺挤入沸水之中,即成一个个白色米丸。如此繁复工序,我等那有闲暇?直接买回米元子食材就是。

米元子需用佐料甚多,诸如紫菜、虾皮、腌萝卜丁、酱油、豆瓣酱、麻油、辣椒油、香葱、还有牛肉末等。

尝尝

买回的米元食材已是熟制品,在沸水中略煮即可用漏勺捞出。将佐料集于碗中,盛入米元子,稍加汤水,一碗热气腾腾的米元子开吃了。若能配上油条、油饼等炸制早点,至为满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序诗 怀杜子美 魂归来兮,白首搔头的诗翁 魂归去兮,麻鞋布衣的儒生 入门便是满耳的嚎啕,眼泪干涸成道道兵车的辙痕 ...
    临冬雪狼阅读 899评论 0 0
  • 我有一个秘密,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的。偷偷告诉你哦,我能看见氛围的。 对,就是氛围,大家都是只能根据当时的情况,凭感...
    草蒙茸阅读 148评论 0 0
  • 【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被文章开头...
    琳瑜li阅读 561评论 0 1
  • 大学同学聚会,一位男同学抱怨,毕业已十年,却依然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依然没有安全感,依然会碰到处理不好的人际关系,...
    黄爱春秋阅读 773评论 0 11
  • 她挎着新买的高仿包,走进了教室。 教室里零零星星的已经来了几个男子,老师还没到。 这是一个管理培训班,她拼尽全力,...
    见优者王斌阅读 16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