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早,工作室来了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女人,进来四处看了看,又坐下问了不少关于花艺培训方面的事情,还有一些价格。最后站起来说:“我年纪大了,学这些没什么用。”然后起身慢慢出去了。
前面看似关注,最后撂下来的一句话有点突然,助理说:“这人怎么这个样子啊?问东问西的最后又突然来这么一句。”
我笑笑:“不必揣摩她的意图,我们只按正常程序接待客户就好。”
我既不想揣测这个来访者的意图,也不想琢磨自己以后如何精准判断有效客户和无效客户。常常看到有些店子门口贴着“同行勿入”的纸条,心想这有什么用呢?如果我的东西轻易就能被模仿复制,那只能说明我自身太单薄,太缺乏市场竞争优势,需要关注的是我自己如何变得更厚实,更有优势在市场上立足,而不是在门口贴个轻飘飘的纸条。
如果对方只是无聊想进来逛逛,那就更无所谓了。成交本来就只是概率,以前做服装零售的时候,有时一天都有接连不断的客户试衣服,有的试了十几件,然后丢下收银台上的一堆衣服扬长而去,并且这样一天下来的成交量可怜。我曾经作过记录:来了多少人、试了多少人多少件、成交了多少……然后坐等下一个。以前喜欢用什么图表啊数据啊分析客情,这个是因为什么原因没买,那个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成交,然后调整自己的工作,后来发现并不是每个客户的需求都有必要满足,因为众口难调。
我只需做好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方面面:产品是否对路是否需要改进?盈利模式有没有可以拓展的可能性?价格区间定得是否合理?跟客户沟通是否有障碍有误解?我的客户端口在哪里?等等等等。
这些有效思维,才是我真正需要关注的,关注点对了,生意自然会逐渐好起来。当然有时候也会被情绪困扰,人终归不是机器,情商再高也高不过人的本性,也要给自己的情绪留点空间,跟烦恼呆一会儿,跟灰心呆一会儿,跟它奶奶个腿儿呆一会儿。然后再把这些一会儿丢到垃圾箱里去。
再然后,会迎来一个一个的小喜悦、小成功、小运气,这样的小东西积累多了,回头看看,会觉得人生真是一趟奇妙的旅程,对未来也会有更多美好的肯定。
一个正向的信念系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修得来的,然而只要这样的正念修成,将来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动化解,无需劳神费劲了。
当一个人,可以摆脱无效思维的困扰,把矛头直指自己,不断修心修念的时候,会发现那些裹在身上的壳正一点一点剥落,蜕变而出的,必将是一个全新的自己。
这个自己,连自己都会非常喜欢,因为可以轻松自在地游走于江湖之上,不被自己困扰了。
比如那些劳神费力不讨好的瞎琢磨,根本都不需要;未来非此即彼的乱安排,根本就没必要。
当下就是最好的生活,难有难的趣味,冷有冷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