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是指用蜡将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品上,然后再将织物放进染缸中进行浸染,有蜡的地方就染不上色彩,浸染完了以后将织布上的蜡去掉,魅=美丽的图案、花纹就会显现出来了。蜡染是一种古老的手工染色技术,也是民间传统的印染工艺之一,古时人们称其为“蜡缬”,与绞缬(扎染)、镂空印花被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周时期,中国的染织技术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文献记载,染色在当时已设立专门的官员进行管理;在楚国还设有专门主持生产靛青的“蓝尹”官员。可见,当时的丝织、染色工艺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
蜡染的发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和利用程度的加深,从而需要对服饰进行美化。在多种染织技术已有了一定的发展的基础上,蜡染便应运而生。蜡染起源于秦汉,盛行隋唐。
蜡染发展到宋代和明代时出现了巨大变化,其变化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变化是蜡染工艺变化与蜡染应用地域、阶层的变化。宋代蜡染的巨大变化,表现在蜡染工艺上,是蜡染与夹染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点的“瑶斑布”,受蜡染工艺的启发,又产生了一些新工艺-“灰缬与蓝印花布”。在蜡染应用区域和范围上,由于当时印染技术、织造绣花技术的不断发展,且蜡染材料的低档化和制作工艺因素,蜡染工艺及产品在中原地区逐渐淡化,并随着民族的迁徙而转移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使蜡染的使用更趋于平民化和少数民族化。
蜡染如今在苗、布依、瑶、仡佬等族中十分流行,他们的衣裙、被毯、包单等都喜欢用蜡染制作的产品作装饰。制作出来的产品结构严谨,线条流畅,装饰趣味很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西南地区最早用作贡品的手工产品中就有蜂蜡和斑布。
蜡染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画蜡前对布或织物的处理;点蜡;染色;去蜡四个步骤。
1.画蜡前的处理:先将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然后将煮熟的芋捏成糊状涂抹在布的反面,等晒干后用牛角或者其他东西将布在石板或平整干净的桌面上磨平。
2.点蜡:即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再用铜刀蘸蜡,作画的第一步是确定大轮廓,确定轮廓可以是照着剪纸画出大体的图案花纹,绘出轮廓后便可以得心应手地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3.染色: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至六天。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可以形成深蓝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织物上出现深浅两色的图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后,在浅蓝色上再点绘蜡花浸染,染成后就会现出深浅两种花纹。当蜡片放进染缸浸染时,有些"蜡封"因折叠而损裂,于是便产生天然的裂纹,一般称其为"冰裂纹"。有时也根据需要做出"冰裂纹",这样往往会使蜡染图案层次更加丰富,更具自然风味。
4.去蜡:先用水冲洗,然后用清水煮沸,煮去蜡质,经过漂洗后,布上就会显出蓝、白分明的花纹来。
蜡染目前大体可以分三类:—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给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属于民间工艺品。另—类是工厂、作坊面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属于工艺美术品。第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这三大类蜡染同时并存,互相影响,争奇斗艳。
蜡染具有很高的价值。蜡染艺术在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中国极富特色的一株民族艺术之花。也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蜡染图案以写实为基础,艺术语言质朴、天真、粗犷而有力,特别是它的造形不受自然形象细节的约束,进行了大胆的变化和夸张,这种变化和夸张出自天真的想象,含有无穷的魅力。图案纹样十分丰富,有几何形,也有自然形象,一般都来自生活或优美的传说故事,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蜡染产品的保养方法:
壁画:
1.蜡染的原料是纯棉布,在保养方面更应注意防潮防腐蚀,在收藏中应放置在干净、整洁、无尘的环境中,并定期取出清扫晾晒。
2.重彩蜡染不能用水清洗,可用半干的抹布或掸子檫去灰尘即可;传统蜡染可用水清洗,但洗之前最好先用盐与白醋浸泡20分钟,洗的过程中尽量不要使用清洗剂,也不可用机洗,洗完后可以熨烫。
3.如果蜡染有折痕。只需把壁挂展开,平放在熨板上,用熨斗在壁挂的背面轻轻熨上几下,把它熨平就可以了。(但重彩画一定要注意用干的熨斗,千万不要用蒸气熨斗以及不要在蜡染正面熨烫)。
相框画:
1.相框画尽量轻拿轻放,避免碰撞。
2.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的地方。
表面有灰尘或脏物时,不要用过湿的布帕擦拭,以防潮气浸入木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