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九行
ID:jiuxing_neweekly
不客气地说一句,东北在很多方面都输给了南方:比如天气,比如蟑螂的个头大小。
但是有一件事,如果你敢说东北人输了,那对不起咱医院见。
那就是,在东北洗个澡。
你说瞧不起谁呢,南方人可是天天洗澡!先别不服气,南方那叫冲水;在东北洗澡,可是要掉层皮的。
毫不夸张地说,东北的搓澡,就有本事让你大摇大摆地进来,然后痛哭流涕地出去,还要竖起大拇指说一句“真好”。
这股“邪恶”的势力,主要集结在东北的洗浴中心:
“大哥,搓澡不?”
当南方人天真地点头,接下来他们杀猪般的叫声将响彻澡堂,而东北人则在云烟雾绕中收获升仙般的快乐。
从泡到搓,东北澡堂全方位花式吊打南方人的内心底线之极限。
这时还要用拿着毛巾的手一指,邪魅一笑:“下次还要来哦!”
南方人只能稍稍扶住墙壁,忍下喉咙里那股血腥,飘着轻了两斤的身体,含泪点点头:“来的来的,大家都老铁嘛”,然后一溜烟跑没影。
听了这话,某些南方人老不高兴:“不就搓个澡,能有这般夸张?”
说出这话的人,他不知道一切早在暗中标好价码,东北搓澡大爷带着淡淡的神色,不介意重新教你做人。
搓澡师傅 劝你善良
在开始前,我奉劝南方人还是快逃吧,趁还来得及。
因为踏进澡堂后,看着东北朋友笑而不语的神情,你就知道你逃不过搓澡师傅那双使出吃奶劲的“邪恶”之手。
在东北搓澡,男女分开,有四种活儿,号称“一条龙”服务(你想什么呢):一冲、二泡、三蒸、四搓。
冲,很简单,就是南方人每天要做的事。
把浮在皮肤表面的灰尘、污渍冲干净,才好下浴池泡。一看拿着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洗面奶的,就知道是精致南方人。
接下来是泡,活血行瘀,泡至脸红方是好。
南方人不用泡,刚来到这一步就先脸红了。放眼望去,全是“玉帛相见”的躯体,一抬手一遮眼之间,80%的南方人又捂脸逃了。
再来是蒸,令全身毛孔张开,为“待宰”做好准备。
如果你战胜了自我,来到这一步,那十有八九离“大戏”不远了。
先来蒸个桑拿,张开毛孔,调动起身体每个细胞,闭上眼睛,全身心享受最后一刻的安宁。
最后,搓(此处应有搓澡师傅奸笑声BMG响起)。
恭喜!能来到这一环的南方人,简直是天之骄子啊。
先别雄赳赳地昂起头,先躺上床,看清搓澡师傅那张 狰狞 慈眉善目的脸再说。
当你滚烫的身体接触到那张冰冷滑溜的搓澡床,有种说不出来的舒服。这时搓澡师傅往往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搭上搓澡巾,深吸一口气,开始一顿猛猛猛猛猛猛猛猛搓。
待你一惊,双手搭上床的两边,已经晚了:你感受到了皮与肉,在强烈摩擦下快要分崩离析的痛苦。
在师傅“力拔山河”的气势下,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搓澡巾在身体间粗暴地游走:从脖子一路而下,到手臂、手指,再到胸前、腹部,大腿内侧,拍一拍,翻个面再搓......
搓澡巾所过之处,无一不是火辣辣的疼,可达寸尘不生的境界。
当你饱含热泪,咬碎了牙关在承受着一切时,头上突然传来师傅毫无感情的声音:“来点醋搓不?”
你默不作声,搓澡师傅开始热情介绍盐搓奶搓红酒搓,全然不顾你的死活。他看你闭上眼睛以为在享受,其实眼皮底下全是放弃挣扎的绝望。
终于,十几分钟后,师傅看你不对劲,试探性地问了一句:“我这力道还行吧?”
南方人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硬生生憋出一句:“还行。”
惨了,这下惨了——东北师傅会认为这是你对他的挑战,就是力道不够的意思,再加上十二分力道,又是一顿猛搓。
直到,你身上掉下了一碗泥,“小伙子,你身上这皴(泥)真多。”
这时你千万要忍辱负重,千万别说一个“不”字,东北搓澡师傅都以搓下的泥多为荣,要是没有泥,你恐怕连地都下不了。
终于,在冲水后,你发现后背猩红一片,过来人淡淡看一眼,“没事,就是毛细血管给搓破裂了。”
冲水后,你终于享受到了身上掉下两斤泥的轻快。
在打开新世界大门的快乐中,你很快忘记自己曾遭受过的非人痛苦,在听到“欢迎下次光临”时,还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什么都可以说不行
唯独洗澡不可以
在南方人看来要鼓起勇气迈进的澡堂,在东北,可是“命根子”般的存在。
东北人到底有多爱搓澡?
是这样的,他们允许你什么产业都可以说没落,但澡堂子不行。
最近出了个年度迷惑新闻,也刚好印证了这一点。
东北某家媒体欠薪了,结果记者编辑都跑去澡堂当搓澡工以维持生活。
新闻截图
他们这样做,并非没有道理。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全中国人在洗浴这件事上花费了1400亿元,而其中单沈阳就花了18亿。
这是什么概念?沈阳常住人口不过831万,就撑起了全国洗浴总消费的1.28%。
辽宁、吉林也绝不服输,澡堂遍地开花。
据《2019中国人洗澡大数据报告》统计,辽宁、吉林的澡堂数量分别为7880个和3278个,全国名列前茅。
别说东北的经济不行了,哪怕到了世界末日那一天,东北人愿望清单里的Top 1,恐怕还是洗澡。
这种超乎环境和经济的热爱,要说也很简单,两个字:信仰。
在东北,搓澡文化就是相当于北京出租车文化一样的存在。
在冷得不想串门的天,周围世界都结成冰碴子的时候,总得有个什么地儿能支起点人气,和人热络起来,唠唠嗑,聊聊家长里短。
人冷得久了,真像那硬邦邦的咸鱼,容易失去对生活的热情。
在供热能源里,就数煤炭最便宜,储存量又多,但个人在家用煤烧热水洗澡的话,又显得十分不划算。
于是,公共浴池就成了东北这个地区的智慧产物。
脱掉十几斤重的衣服,把身体泡在热气腾腾的池子里,随着池子里白气的蒸腾,啊,整个世界都回来了,仿佛又能重新做个人。
不过,把时间往回拨个数十年,你就会发现,东北人爱搓澡的根儿,还是出在以前的苏联。
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东北照搬了苏联工厂那一套,在管理上,也几乎包揽工人们的一切:吃住行全免费,生老病死不出厂,其中就包括泡澡这项重要娱乐。
苏联人喜欢泡澡的程度,绝不亚于东北。
著有《莫斯科和莫斯科人》的基里亚洛夫斯基曾经写道:“澡堂是每个莫斯科人都要去的地方。没有澡堂的莫斯科就不叫莫斯科了。”
后来,工厂倒闭了,泡澡的习惯却被东北人保留了下来。
有意思的是,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当俄罗斯小伙去东北体验搓澡,也不禁怕了自己民族带来的传统,直言:“在东北,搓澡前,我是毛衣;搓澡后,我感觉自己成了丝绸。”
能把一个浑身是毛的俄罗斯人从“毛衣”搓成“丝绸”,东北搓澡界的功力确实不可小觑。
这种东北的朋克养生大法,从爷爷辈传到爸爸辈,又传到儿子辈,或许等东北的产业再起起落落、千回百转个数年,搓澡的传统还是不会变。
只要有这根“定海神针”在,甭管天气再冷,东北人总还有这么一个角落,能重新找回对世界的热爱。
一池水
搅动出百味人生
不过,对比起泡澡带来的升仙感,东北人其实更看重澡堂里的“人味”。
人分三六九等,但澡堂不会。
虽然穷有穷搓,贵有贵搓,但搓起来没有年龄和阶层之分;不管是29.9元的平民澡堂,还是599元的豪华浴池,在“泡澡”这件事上,快乐是一致的。
在不足十平方米的池子里,你可以找回在冰天雪地里失去的人生百态:
女宾区,姥姥叮嘱着家里待嫁女孩的注意事项,七大姑八大姨谈论着婆媳之间那点事儿,年轻活泼的姑娘在滚烫的池里互相打闹......
男宾区,父子则在互相搓背中得到了情感的升华,曾经看不惯的兄弟也开始试着聊点什么,老大爷们光着膀子在对世界时局指点一番后也得到了满足……
互相搓背是一种交情
很奇怪,那些絮絮叨叨的声音,在蒸腾之下,仿佛也被雾气浸润过滤了一遍,变得悦耳动听了。
“喂,帮我搓个背。”
话音一落,所有在现实世界里得到的矛盾、仇恨、失落、沮丧,已经在池里化开。
当极为私密的洗澡,也能变成一种人与人之间“坦诚相见”的社交,东北人还有什么坎儿迈不过去?
东北人对成年的理解,很多都是从澡堂子来的。
童年的记忆里,总是少不了第一次由父亲带去澡堂的场景:看着各式人群在那里来回走动,大老爷们儿在池子里口沫横飞,自己则是带着好奇和怯生去观察着这一切。
搓完了最痛的脖子,东北老父亲往往会带儿子喝一瓶大白梨饮料,以此来奖励他的男子汉气概。
要说泡澡,其实很多人泡的都是情怀、是回忆。
如今,在东北,澡堂不能称之为“澡堂”了,嫌low,要统一叫“洗浴中心”。
在各种高档次的浴池里,泡澡不过基本功能。
把上面所说的冲泡蒸搓一整套弄下来,也只不过完成了仪式的上半场,还有下半场在等着你:足疗、火罐、按摩、电影、桌球、下棋、自助餐......
东北的澡堂越来越高大上了
但是,当澡堂越来越大,变成各种金碧辉煌、宛如宫殿般的洗浴中心,“人味”也在慢慢减少。
尤其是随着热水器、浴霸的产生,越来越多的东北年轻人已经选择在家洗澡。
很多人还是怀念过去那个小小的、仅容下数十人的澡堂。
那里一切都是熟悉的:每天早上六点等第一趟换水的“澡”友,已经和自己的皮肤搓出默契的师傅,泡上一壶最爱的龙井茶叶......
在池里看报纸、听收音机,裹上浴袍下盘棋,再拔个火罐......
不同的环境里,市井味滋生在不同的地方:比如广东的“人味”在茶楼,北京的“人味”在出租车,而东北的“人味”就在澡堂。
冰雪把外面的一切封存起来,万籁俱静,当走进人声鼎沸的澡堂那一刻,才清晰感受到自己和这个世界是连结在一起的。
对于在外打拼的东北游子来说,那股温热的池水,怕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乡愁。
哪怕天再冷,人再远,东北人也是不怕了:我有一池水,足以慰风尘。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洗澡》《煎饼侠》等剧照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九行》微信公众号(ID:jiuxing_neweekly)。九行是《新周刊》旗下的新锐旅游平台,专注于研究一切不正经的旅行艺术。你的城市有什么值得观察?不如来看看诊疗单:奇遇记、旅行观、格调局、觅食计、城会玩……分分钟十万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