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日记星球238号星宝宝,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六期21天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44篇原创日记,我相信坚持的力量!
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下午忙完手头的工作,去王姐办公室聊了一会儿。王姐家闺女今年刚参加完高考,我早就想去问候一下。
体制下,“高三”似乎成了学子们“摸爬滚打”的象征词。高考前,孩子们全力以赴抓学习,大人们不遗余力搞后勤,可谓大人、孩子都很不容易;高考后,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虽然成绩还没出来,但王姐说孩子高考完压力很大,前几天哭着说,如果考的不理想就选择重读,其孩子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王姐开导孩子,考好考坏都不要想太多,现在考完了就要放轻松,即使考的再不理想,也不要为难自己,退一万步讲,就算一本考不上,还有二本、三本不是吗?想学习,不一定非得重读,大学里一样可以学,若自己不甘心,就在大学继续努力,考研、考博,学习的机会有的是。
王姐这么说,也不完全是安慰孩子。王姐一直都是个非常理性的人,孩子高中三年下来,所经历的艰辛,妈妈心里最清楚。在妈妈眼里有比成绩和名牌大学更重要的东西:健康、情商、能力。王姐给我讲了几个身边的故事,说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了,失眠的、抑郁的孩子都已不是个别现象了。
王姐说,有一天,在公交车上看到一对认识的母女,竟然没认出孩子,因为孩子因学习压力大,患严重失眠,短期内体重下降了20多斤,后来父母带其去北京看病,后来也不知道孩子参没参加上高考;还有一个市一中的孩子,平时成绩特别好,可就在高考前的一个月,紧绷的“弦”突然断了,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说“我什么都不会了”······这样的孩子真的很让人心疼。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再好的成绩又有什么用?
王姐还说了一个事,对我的触动也挺大的。孩子高考前也曾去哈市“充电”,王姐说,那里的孩子学习都很拼,但就是“不会笑”,每个孩子似乎都是一个表情的,与人交流都是没有温度的。这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冷漠”一词。失去了“朝气”与“人性”,再好的成绩又有什么用?
现在的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在最追求成绩,追求高分!更有一种说法是,现在的教育就是拼孩子、拼老师、拼爹妈,就看谁的付出多,谁的收获就大。孩子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成绩差的努力学,期待有朝一日奋力赶超;成绩好的更是加劲儿学,希望可以一直名列前茅。体制下成绩固然重要,但又有多少人,在一味追求高分的误区里沦陷?如果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塑造,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那么若干年后,名牌大学毕业又能如何?首先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什么都是空谈。再者如果一个所谓的“学习型人才”,除了高学历之外,只识“书本”,不知“感恩”;或许除了体面的工作之外,只有“理论”,没有“能力”,那么,他的人生?我不想说了······
今天,我真的被“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