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是我工作以后去过的第一个地方。
刚上班没多久,就接到一个去外地出差的工作任务,非常兴奋。那时候的我血气方刚,对工作和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期待,再加上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从小就没去过几次外地,对家乡以外的地方总是有很多憧憬,觉得男子汉自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面人生的道路里也因为出差去过很多地方,但终究没有这一次印象深刻。
很难想象一个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生长在九十年代的我,人生18岁才第一次坐火车,23岁第一次坐飞机。所以当初接到工作任务的时候甚至不会一个人买飞机票换登机牌。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如此之深,以至于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每次我去外地总是需要给路上留有充足的时间和余量。所以很多人都说小时候缺失没关系的,等长大以后多的是弥补的机会,这句话纯属扯淡,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童年的缺失很多时候一生都难以弥补。
第一次出差,工作任务也很简单,单位一个兄弟奉命带着一台设备去外地做测试,可是测试当天操作没按手册指导下进行,将电源正负极接反了,主板电路烧毁,因此紧急需要从原单位再带一台设备过去。因为当时我干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类似于这种事都只能用最原始最直接的人力运送。我那阵刚毕业不久,没啥要紧事,所以这种事就落在了我身上。
所以很长时间以后这都是我出的最舒服的一次差,东西从家乡带到沈阳,交到当地同事手里,就没事了。
任务好完成,自然也就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在当地好好转转。时机是这么完美,甚至连出差的日期都刚刚好,周三到,周五回,短途旅行,恰到好处。中午我到地方以后,做完对接,下午我就没什么事了。
我下午去的第一个地方是沈阳的北陵公园,那时候还是冬天,冬天的沈阳就算是东三省里最温和的天气,就是如此那也得零下二十多度,再加上去之前才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北陵公园的湖面结了厚厚的冰,公园里面有个情人湖还是什么湖,那时候刚跟自己谈了多年的女友结婚,看到此景不免生情,心中一阵感慨,心头一阵淡淡的孤独。果然干什么事,去哪里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干。
北陵公园的外景都是新修,只有内圈的昭陵是清朝传下来的真东西,清帝皇太极就长眠于此。进入内陵需要重新买票,但是因为那时候已过下午四点,就不开放了。我只能顺着门缝往里看看,内陵古朴,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告诉你还真的很难看出与其他公园有什么区别。
晚上吃了当地有名的李连贵熏肉大饼,吃之前我以为跟家乡的熏肉大饼是一样的,上来以后才发现区别很大。当地的熏肉大饼类似于京酱肉丝的做法,是真正字面意思理解的熏肉➕大饼。性价比很高,十几块钱能吃到嗓子眼。不过这是十年前的价位,现在不知道了。
第二天是最难忘的一天,因为有整整的一天可以让我在沈阳城流连忘返,甚至当天晚上我还认真的规划了路线,自然要以沈阳市区最有名的盛京故宫和大帅府为游览重点。满心期待的结果就是一夜没睡好,一大早不到六点半我就出了门,清晨的沈阳风特别大,吹的我头皮发麻,为节省成本我还坐的公交车,脚指头都冻得失去了知觉。到了发现故宫门口冷冷清清,正当我以为自己跑错路的时候赫然一块牌子:
参观故宫时间:9:00——18:00
我低头看看自己的手表,7:15!哭笑不得的我就在清晨东北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了两个多小时。
这是这次经历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深刻到对故宫和大帅府的记忆都很模糊,但因过于激动硬是在清晨的沈阳故宫门口硬冻了俩小时这事还记着。
那时候我一路跑,一路逛,一路跟新婚妻子拍照片直播,几点几分我又去了哪里哪里哪里,中午吃的什么什么什么,高兴处便哈哈哈大笑。就这样一路左逛逛右晃晃,忽忽悠悠的也到了下午。
当天下午我走的最后一站是沈阳城区的太清宫,是一个小小的道观,占地不大,但是主殿供奉着长春真人丘处机。晚上妻子推荐我去刘老根大舞台,我到门口一看普通票480,最偏远的座位,不保证能看到人,保证看不到角儿,没舍得花钱,就在灯红酒绿的剧院门口转了转就回了。刘老根大舞台门口栓了头驴,我以为是假的,等到走进那驴突然一个哆嗦,吓我一跳,我才发现那是个真家伙。晚上在那附近吃的夜市,也算品味了一下当地的夜生活。
直到这时,内心中淡淡的一丝对家的渴望才在心头逐渐浮现。我一个人在异乡街头漫无目的的游逛,也不知道该去哪,也不知道该干什么,沈阳晚上的街头倒是很热闹,可所有的一切对我来说终究是别人家的东西,我始终是个客人,我是来工作的,工作任务已经结束,我该回家了。
那时候特别喜欢看明朝那些事,除了于谦以外最喜欢的就是阳明先生王守仁。王守仁曾经写过《罗旧驿》:
客行日日万峰头,山水南来亦胜游,
布谷鸟啼雨打黯,刺痛花冥石溪幽,
蛮烟喜过青阳瘴,相思愁经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
人生本就是一场旅行,不管人在哪里,心在哪里,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只要抱有乐观开朗的内心,人生处处有美景,处处是神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