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狱其实是以乾隆为代表的满清统治阶层内心焦虑的投射
乾隆中期,看似盛世的背后其实危机重重
白银超发,米价飞涨
自满清入关以来就推行的削发令
遇到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人的抵抗
乾隆中期,各地削发事件骤起
削发一事在满清看来是确立满族统治正统的问题
是绝对权力的外显象征
但是清廷给予各地处置削发事件的文件里
却让各地官员尽量不要提及削发,尽可能大事化小,以免激起更大的民怨
正当乾隆爷踟蹰之际,文字狱为这一问题找到了突破口,让乾隆可以随心的掌握处理的尺度和范伟,而对文人士大夫进行提醒。
乾隆遇见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满族同化问题
乾隆既要保证满族统治的合法性和排他性
又不得不推崇重德性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来治国
他又无比鄙视上层汉族士大夫的堕落腐化
所以清朝的皇帝个个勤勉异常
你想想,作为乡下的孩子进入了省城重点班
一方面,乾隆得勤勉,保持乡村独特性,另一方面得融入,感受城市优越性。
有人说,满族人统治中原是最终被同化,作为汉族人是成功的
我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就是因为被同化了,所以乾隆中后期一团糟
特妈的城里孩子带坏了来自乡村的无比勤勉的满清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