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想要讲的人身份有点特殊,他是溥仪的老师、国立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教授王国维老先生。
1927年6月2号晚,王国维留下简短遗书,纵深跃入颐和园的昆明湖。年51
遗书写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藁葬(和植物葬在一起)于清华茔地”
王沉湖之死,引得全国学界一片哗然。
有人说王是怕北伐胜利后不为国民党所容,提前做了了断,有人说他是“妻妾出轨受了辱”,还有一说就是“自殉于文化”。
据考证“自殉于文化”这一说是比较可靠的。而讲这一句的人,正是将自己视为亦师亦友的陈寅格。
好了,说了这么多,今天的话题终于浮出水面了(狗头叹气)。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曰知己。那么今天就讲知己。但在我印象中,知己一词太过于严肃。我想用旧相识来形容这一奇妙少有的联系。
(old acquaintance取自苏格兰的民歌 友谊地久天长,颇有香港人所话的老友记一意)
清华大学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支柱之说,他们分别代表的是: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格,赵任元四个教授。其中最数陈,王两人相交甚好,其具体表现为“两人对天命人事在心灵深处产生相似的共鸣”
当时陈寅格闻好友投湖自尽,曾无比悲痛,到了“深夜枯坐居室流泪”之地。
因为当时众说纷纭,新旧猜疑不胫而走。
是时陈寅格怀着极度的苦痛,但又不得不为好友的离去“正名”,于是就提笔写下力排众议的挽联:
是大诗人,是大学人,是更大哲人,四照炯心光,岂谓微言绝今日。
是家孝子,为国纯臣,为世界先觉,一哀感知己,要为天下哭先生。
“岂为微言绝今日”,先生岂是你们口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原由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陈先是以一个老朋友的角度一口气回绝了所有的猜疑。
旋又为王国维的纪念碑提上了碑文。碑文里面多次提到了自由一词,我想,这次冷静下来的陈寅格开始真正地思考出了好友离去的真正原因。
所谓殉文化而死,是不忍见到即将衰亡的中国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怆结果,为什么这么讲?凡一文化,值此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迨(等到)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心安也。意思就是说被某种特定文化培养的人,是看不得它的衰落的(此时正值中国最乱的时期-军阀割据),而王先生是受到国学所昭体会得最深入的人,他看不得她陨落,所以他自杀也是求了一个心安。陈的解释合情合理且经得起推敲。王国维是旧知识分子,是传统的书生文人,隐约感觉他对中国文化有种”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的意思。
陈又说,盖今日之赤县神州(赤县神州指华夏,中国),值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奇:意料之外的。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王的字)先生所以之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
他又阐述了一遍王国维是”高度地凝聚中国文化于一身“的人。所以在他看来,他的死除了自己求得心安,还有一种显而易见的目的;那就是利用他德高望重的学术名声,以发出让中国人在混乱时局中思考怎样保存自己的文化极具份量的告诫。即使涓涓细流,到底也是保了下来。
陈对其深剖追思至此,真的不得不感叹,人与人之间原来能有这么彻底的,深入灵魂的了解,就像广州话里那句:你撅起屁股,我就知你想做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