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历史的碰撞

之前就听到过一句话:每一个老人都是一座活的博物馆。

长大后越来越觉得,当时老奶奶和我说家里裹足给她裹了三个月就放开了;说当时小日子进村,说红军当年来村子里,家家户户在大锅坑里拿出小米;说打土豪分田地家里世道变化;说那会“特殊时期”哪哪都闹GM;说嫁到这里之后背离家乡;说很久很久没见到娘家人…

后来带老奶奶看电视、看手机、打手机视频、去城里楼房、去看庙会、吃螃蟹、吃虾、吃好多好多她们当年根本吃不到的东西。

她在的时候,我总喜欢听她讲故事,在我眼里的故事确实她当时实实在在的经历。草鞋、草席,走哪都真的靠走,一旦嫁进这道沟,可能这一辈子都没办法出去了。

也听她讲她大哥败家,好好的田地和工厂都拿去赌,听她讲那些跌宕起伏…

总能看到她眼里的无奈和不舍,多半都是愁容,我一直一直都很心疼她,心疼她的孤立无援…

所以,我说,每一位老人都是一座活的博物馆,老奶奶身上从清末遗留的历史问题到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文革到改革开放又一直到2018年,见证一个新世纪的开启,跨越94年,那些生活的经历铸造了生命的厚度。

那天,只是普通的在逛博物馆,忽然一回头看到以为白发苍苍的老人,他站在刚好是讲近代史的那一面墙前,那一刻我哽咽了。

(也可能是我矫情、或者是我敏感,我经常会热泪盈眶、哽咽,看到一些宏伟壮大的、戳心的都会)

那一刻,我脑子里想到的就是历史与历史的碰撞,还非常冒昧的拍了那位老人的背影。回来看到这张图依旧想哭,如果、如果老奶奶如今还在世的话已经是百岁老人了!哪怕过去了快八年,每年清明结束回去的路上,我还是会哭,就是很想念。那是我从生下来到现在真正意义上的死别。

有些想念是抽象的 又是具象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