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家长需要清楚的知道:创造力是人与生俱来的,孩子的创造力不是由大人培养出来,而是被大人发现并保护起来,通过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刻意练习而得到提升。所以,保护孩子的创造力非常重要,需要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家庭教育上掌控正确的方向。
2、《让天赋自由》的作者肯·罗宾森(Ken Robinson),是英国政府《创意、教育与经济》大型专案研究的主席,他曾带领科学小组以创造力为题,对1600名孩童进行过研究,他们在1999年发布结论指出,测试创造力最关键的指标就是发散性思惟(divergent thinking),也就是能以非线性方式思考的能力,其调查结果为:
孩子3~5岁时,其中98%具备发散性思考能力;
孩子8~10岁时,比例掉到32%;
孩子13~ 15岁时,只剩下10%。
由此可见,后天环境对孩子创造力的影响是巨大的,是不可忽视的。家长需要通过后天引导和训练来发现、保护和提升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尤其是在孩子3-5岁的时候,保护好他们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十分有助于后天创造力的发展。
3、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激发创造力。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亲手制作节日装饰物、一同制作贺卡,此外,平时学习外语和数学,也可以自己制作单词卡片,用卡片连成一句话,或者一个数学公式,让孩子体验自己创造和完成的乐趣,在成就感中提升创造力。
4、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积极独立思考,不盲从别人,主动探索,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看待事物。发现事物的不足,要敢于探索研究并发表独特的见解。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相信自己的孩子,并且让孩子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和启发他想办法克服和解决,不能越俎代庖。
5、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有创造。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是孩子创造性学习、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和不可缺少的条件。想象力是一种形象思维,它是以记忆的表象为基础,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而这一过程十分有利于激发创造力。孩子在进行创造过程中,必先以想象为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的意向,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明智的家长总是根据孩子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励,引导孩子去实现其创造构想。比如可以提供画面、景物、音乐、文字等,引导孩子展开联想;还可给孩子提供故事的起因,让孩子推断故事的经过和结果,或提供故事的结局,或变换角度改编故事等。除此之外,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图书、玩具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孩子可能还认不全字,但是书中色彩鲜艳、美丽的图画对孩子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阅读,讲解书中的内容,帮孩子想象自己是书中的角色,使他体会不同生活的感受。
6、塑造张弛有度的家庭教育氛围。创造力产生于焦虑与无聊之间。高创造力的孩子往往出现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一方面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又给他们提供安稳的环境,当孩子陷入焦虑,家长能提出清晰的规则和建议,来减轻孩子的混乱感,当孩子无聊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创造变化让孩子体验新鲜感,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
7、没有绝对的正确,要允许错误答案的出现。创造力来自对一个问题的多解、犯错以及嬉戏玩耍。当你的孩子给小狗画上翅膀,或是拼错单词时,请赞美他们的创造力。常识性的事情,在不久之后的将来他们一定会理解,而对创造力的扼杀却是一瞬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