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出版业月余,些许感慨,不吐不快。
方为读者,只知文字快意,一册到手急阅之,恰似奔走赴约。约毕,搁置一旁,再难拾起。
然,深入此业,方知台下十年功。且不论专业知识积累,单熟词僻意与形似词语,足以令吾不自信,故案头字典常备。
十年前之版本已无法满足当下所需,故非最新版不可。孰知十年之间,新生事物频出,加之旧词亦颇多修正,编者几易其稿,方能收录变迁,以飨读者。
做编辑,切不可只图省事,“落寞”字典,一时大意或想当然,极可能贻笑大方,“反误了卿卿性命”!
年深日久,吾便不觉讶异:诸多毫末知识,已被尽数“收入囊中”——初见某生僻处,阅之,凛然一惊:竟有此意!未动纸笔,然心下留意;再见此词,如故人重逢,心有灵犀;三见时,吾便欣欣然也。
此中快意,如溪中濯足,见鱼儿穿梭趾间,乐不思蜀。
然编辑更需有非同一般之耐力。
组稿一事,如沙里淘金。妙文自有难掩之光,甫一到手,激赏不已,又因其未能脱手而窃喜。观其遣词造句,着实精妙,稍易一字便“口感”逊色。文中感情亦一气呵成,少一字不成,漏一句便阻滞。
一校时,不乏阅读快感,偶见数处有误,稍改可矣;二校紧盯字行,见不当处,如临大敌。改毕,通观全篇,往往“山河一片红”;三校设若有收获,不由为先前疏漏而叹,又为及时发现而喜……三番校对后,案头积稿已成垛……字里行间,点点手书,皆为辛苦所得。
此时,审读不可或缺。屡次通读过后,心内忐忑:千淘万漉,切莫再错!
然,“黑马”校之,并审读完毕,惟得一纸,纸上蝇头小字:此文共校对出数处不当,如下……憾恨之余,暗自劝勉︰下次着手,切记“认真”二字!
久而久之,对所读之书,皆视如己出,若有漏字或未排齐之处,不由落笔改之;若遇缺文、缺页,更觉痛心疾首,长叹惋之……
编辑一业久而未亡,盖因阅者甚众,而从此业者亦乐此不疲也。正所谓: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个中滋味,非在此山而不可得。韬奋有云:自愿老死此乡。诚哉斯言!